程金蘋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病例樣本為2019年4月-2020年4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84例小兒哮喘患兒,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樣本量保持一致,n=42,對照組患兒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患兒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聯合健康教育,研究比較組間各項臨床指標。結果:評估組間住院時間、出院后哮喘發作次數、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兒哮喘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哮喘;健康教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50-01
臨床治療小兒哮喘主要采用藥物等綜合治療措施,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需配合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1]。部分患兒及家長對小兒哮喘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導致患兒治療后病情反復,影響治療效果,為此需在護理中增加健康教育相關內容。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1年時間內收治共計84例小兒哮喘患兒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健康教育的實際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4月為本次研究起始時間,2020年4月為本次研究終止時間,研究樣本數量共計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小兒哮喘臨床診斷標準,分組方式為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劃分為2組,組別命名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數量均等(n=42),研究組患兒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范圍為4-11歲,年齡均值(6.69±1.63)歲,病程時間最低為3個月,最高為3年,均值計算結果為(1.54±0.27)年,對照組患兒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范圍為3-9歲,年齡均值為(6.54±1.05)歲,病程時間最低為5個月,最高為3年,均值計算結果為(1.61±0.38)年,基線資料組間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主要措施包括病情監測、用藥指導及其他遵醫囑護理干預措施。
研究組患兒護理方案為常規基礎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常規基礎護理措施與對照組患兒一致,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包括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病理知識及高危因素講解等。(1)心理疏導:哮喘患兒普遍年齡偏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消除急性發作或病情反復可導致其產生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家長也可產生焦慮、擔憂等情緒,患兒治療依從性不足,治療效果無法保證。為此,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與患兒及家長溝通交流,告知其負性情緒對治療效果的不利影響,耐心解答患兒家長提出的各類問題,告知患兒積極配合治療可顯著改善各項臨床癥狀,并為家長介紹治療成功案例,使患兒樹立康復信心,積極配合治療。(2)飲食指導:飲食對小兒哮喘的治療作用顯著,牛奶、海鮮等食物極易導致哮喘發作,為此護理人員需告知患兒家長避免為患兒提供此類食物,保證日常飲食清淡易消化,適當增加纖維素、蛋白質、熱量攝入,增加新鮮水果及蔬菜攝入量,保證營養均衡。(3)運動指導:指導患兒適當參與體育運動,通過有氧運動增加體質,提高肺部換氣與通氣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哮喘發作。告知患兒家長控制患兒每日運動量,避免過量運動誘發哮喘。春季戶外空氣中花粉量較多,極易引發過敏及哮喘,為此需減少戶外運動時間。(4)病理知識及高危因素講解: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通過發放健康知識手冊、集中講座、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告知患兒及家長哮喘的病因、癥狀、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知識,并解答其提出的各類問題。重點告知患兒家長日常生活中定期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潔衛生,對室內塵埃需使用濕布擦拭。及時更換空調過濾器,家庭內不得飼養寵物,避免放置軟墊家具及毛絨玩具,有吸煙習慣的家長不得在室內吸煙,以此來預防患兒哮喘發作。
1.3評價標準
評估組間住院時間、出院后哮喘發作次數、生活質量評分(SF-36)、護理滿意度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本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住院時間、出院后哮喘發作次數、生活質量評分(-x±s),檢驗方法為t,計數資料為護理滿意度(%),檢驗方法為χ2,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 結果
評估組間住院時間、出院后哮喘發作次數、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哮喘屬臨床常見疾病,致病因素復雜,患兒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胸悶、喘息等[2]。臨床治療小兒哮喘主要通過藥物等干預方式改善臨床癥狀,降低疾病發作頻率,為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需配合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本次研究數據顯示,研究組患兒經常規基礎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后住院時間、出院后哮喘發作次數、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健康教育應用效果顯著。小兒哮喘患兒及家長對疾病認知能力不足,患兒發病后普遍存在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為此需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結合患兒病情特點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措施,通過心理疏導可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通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病理知識及高危因素講解可提高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有助其自護能力的提升,使患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規避誘發哮喘的高危因素,提高疾病治療及預后效果。同時,健康教育操作流程簡單,患兒及家長接受程度良好,將其融入護理干預中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適合在各級醫療機構中推廣[3]。
由此可知,小兒哮喘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懷芬.循證護理對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效果及家屬滿意度影響的效果觀察[J].名醫,2020(04):189.
[2]景瑩瑩.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哮喘患兒呼吸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05):166-168.
[3]倪萌.全程護理干預在小兒哮喘霧化治療中的效果評價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20,33(0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