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燦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財會工作都面臨巨大的挑戰。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都需要根據制度對會計科目和報表制度進行適當調整,爭取更好的貼合《政府會計制度》。本文是對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進行的相關思考,找出其中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釋。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政府會計制度》
引言
在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體系組成中,財會工作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深化改革背景和前提之下,事業單位都謀求如何更好更快的實現發展上的良好轉型,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原有的會計體系不同,新會計體系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并行的雙體系會計核算模式。新制度要求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必須采用“平行記賬”的模式進行核算,而其他業務則只進行財務會計核算,這種核算制度的改革是對原有核算的模式的一種顛覆。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正是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保障,改變現有財會工作制度實現改革突破,為財會工作制度、內容等多方面的調整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意義
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展開狀況整體不太樂觀,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給財會工作的展開和會計制度的推行帶來一定困難,想要保證制度順利執行就需要不斷思考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本質上是為了更好促進事業單位發展,為國家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推動財會工作專項發展。而事業單位也能夠在此過程中很好的實現財會工作上的改革和創新,通過更為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事業單位整體工作效率。原有財會工作開展模式已經實施多年,相關人員已經對制度和模式有非常深的依賴。但隨著國家發展背景、事業單位發展狀況、發展目標都出現一定的改變,傳統財會工作模式和制度已經無法和現階段的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背景、事業單位本身改革相適應。通過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有效解決財會工作中所存在的顯著的、共性的問題,更好的實現共同發展。總的來說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不僅僅是事業單位發展和創新轉型的必要,也是在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政府會計制度》是新出臺的制度,相較于原有制度而言對于財會工作的要求會更為嚴格,想要保證整個制度得到徹底的貫徹落實就需要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二、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相較于原有制度而言,《政府會計制度》本身更加科學,更貼近于現實狀況。政府會計體制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內容:第1點,基礎會計核算體制一般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主,財務會計則以權責發生制為主。第2點,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重功能同時到達需要結合預算收入支出和結余,在進行核算之后在通過增設債務預算收入和還本支出等更準確的預算收支項目和具體數,為相關部門的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持。第3點,采用雙報告模式并不斷完善報表體系和基礎,財務會計核算和會計核算同時獲取一份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采用雙報告模式分別負責不同內容,兩份報告結合起來可以相互參考,保證內容上的完整性。其中預算會計報告是決算報告獲取的必要條件,需要包含預算收入、支出、預算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和預算、結余、結轉變動表。第4點,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相互配合和補充,在《政府會計制度》下兩者可以更好協同進行,在內容上相互彌補,保證完整性。
三、事業單位執行供《政府會計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財會工作人員本身的水平、經驗不足以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推廣條件
《政府會計制度》所表現出來的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本身的復雜性給制度的事實和推廣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和困難。《政府會計制度》中詳細寫出了核算體系和報表體系的內容,但這兩個體系內容十分的復雜,想要徹底弄懂并在實際工作中準確貫徹落實對于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現有的理念、水平以及經驗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在工作人員無法充分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強行實行該制度只會給事業單位的財會工作帶來嚴重阻礙,在核算和預算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錯誤。毫無疑問,新制度的推行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財會工作開展轉型難
《政府會計制度》的事實和推廣需要借助財會工作轉型的基礎之上,但現有狀況是現有理念模式、方式方法都很難滿足《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和推廣條件。這不僅僅是財會工作人員本身理念無法及時轉變上,還體現在工作人員對相關傳統制度的依賴性上。很多事業單位財會工作開展效率相對較低,而新制度的實行很難提供千人經驗和建議可供參考,這就導致制度的事實和推廣都建立在毫無實踐經驗多額基礎之上,導致《政府會計制度》想要更好的執行和推廣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三)開展工作效率低
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是現階段很多事業單位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工作效率無法提升會嚴重制約事業單位的發展以及會計制度的推廣和執行。尤其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者并行導致整個財會工作非常復雜,對現有核算工作開展帶來極大的挑戰,還需要適當調整核算工作開展形式,增強會計核算能力。
(四)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
現階段財務信息系統無法和《政府會計制度》相配合,需要及時更新、改進和完善現有財務信息系統,改變原有的單一功能信息系統將其轉變為多功能結合、功能完備、具備多種算法同時具備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平行記賬核算方式等相關技術的信息系統。
雖說國家層面上出臺了很多制度和政策,推行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和現代化。但整體效果不容樂觀,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依然處于相對較低的狀態,信息系統十分落后。而《政府會計制度》的事實需要現金、完善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在短時間內想要完善信息系統、整理相關數據實現制度的國度和銜接還需要耗費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信息系統的問題不僅僅是預算方面的問題,也和相關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一定的關聯,影響整體制度執行效率。而財會工作在開展形式到內容上缺乏足夠的創新性,管理人員對于《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對于事業單位、對財會工作的意義和幫助。
四、事業單位更好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建議
(一)通過積極研讀政策更好、更快的實現轉型
所有的執行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對制度足夠了解的基礎之上所進行的,因此事業單位想要更科學、徹底的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需要做許多準備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對《政府會計制度》進行深入了解和解讀。在足夠了解的基礎之上就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工作,幫助相關人員能夠更快、更好的了解《政府會計制度》,為《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奠定良好基礎。
(二)優化會計核算制度
《政府會計制度》中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這兩大制度的核算基礎存在一定差異,這個差異會影響到制度的執行。事業單位需要適當的調整現有會計核算制度,從制度層面進行優化,保證會計核算制度的科學性和時效性,為會計核算工作的展開提供制度支持,避免《政府會計制度》權責發生制和實現制兩者的差異給整個執行工作帶來困難。
(三)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事業單位中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加強財務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設,完善現有的信息管理系統。而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首要措施就是需要充分認識到現有狀況,明確財務管理的要求,并將新的財務管理體系和事業單位現有狀況聯系在一起,不斷優化現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將財務數據和會計信息進行信息化處理,通過信息技術處理復雜的運算過程,節約人力、財力和物力成本,為財會工作的展開提供良好支持。
(四)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
說到底在這場制度的執行和現有制度的改革過程中,人是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重要因素,財務人員需要及時更新現有的知識儲備,事業單位也需要根據需求及時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培訓。與此同時事業單位也需要及時招聘高素質專業財會人才和信息技術人員,為《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奠定良好基礎。新制度全面推行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進一步推進了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促使現今的會計行業可以更加符合國家發展的基本需求。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注重會計人員的培訓以外,還要加強可持續性會計隊伍的發展以及高質量人才的挖掘與引入。在可持續性隊伍打造方面,事業單位要不斷加強會計人員的崗位考核,針對不同的會計人員制定不同的培養體系,打造多層次培養制度,促使眾多會計人員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加快自身的成長速度,同時基于多層次培養隊伍還能打造一支層級遞進的會計隊伍,更好的為新制度推行服務。在挖掘與引入方面,事業單位也要加大自身的招聘力度,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的吸引高水平會計人才,并且一視同仁,給予眾多員工公平競爭的發展機會,為良好人才發展機制的形成奠定基礎。
五、結語
本文通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意義、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內容、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該如何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保證《政府會計制度》順利執行等幾方面內容進行分析。基于現階段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現狀,不斷思考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對于事業單位本身的發展以及深化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閆晶.對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幾點思考[J].時代經貿,455(30):36–37.
[2]張宇.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2):161–162.
[3]張品竹.關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J].時代金融,No.693(11):16–17.
[4]林愛國.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科目新舊銜接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1):112–117.
[5]張豫.關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5).
[6]劉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與對策[J].會計師,293(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