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燕群
【中圖分類號】R6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間盤的退化,再加上積累性勞動損傷、急性創傷或是受到風寒后,而造成的纖維環破裂、髓核外突壓迫神經根或是壓迫脊髓而引起的一種疾病。給病人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比如影響病人的行動,使其坐立難安;還會給病人帶來很多痛苦,比如腰痛、水腫、炎癥等,使病人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針灸是中醫療法中很常見的一種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主要是針刺相應穴位或是經絡,激發病人體內自身的抗病能力,進而達到緩解病癥,治療疾病,避免惡化的作用。下面我們來談談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事宜。
1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表現癥狀
腰背痛:有近一半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都是先出現腰疼然后再出現腿疼的癥狀。腰疼特點是慢性持續性的疼,腿疼時間段的也就幾天,長的可能是幾年,病人普遍都會有反復發作的腰痛史,活動量較大的時候腰疼加重,需臥床休息后疼痛有所減輕。腰痛反復發作時多是在腰背部和腰骶部,病人對會有椎間關節的不穩或是突出關節的退變。急性腰痛時疼痛感更加強烈,病人還會出現肌肉痙攣、坐骨神經痛或是腰部活動不便。
坐骨神經痛:當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在腰四和腰五或是腰五和骶一處,病人就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疼痛是逐漸出現的,多呈放射性根性痛,疼痛可能牽扯到腰骶部、大腿外側、小腿外側以及臀后部。行走或是站立時會有所加重,坐位休息會有所減輕,有時咳嗽、排便或打噴嚏時也會誘發坐骨神經痛或使其原有的病癥加重。下腹及大腿前側痛,間隙性破行,雙下肢癥狀,馬尾綜合征,脊髓圓椎綜合征,外周圓錐綜合征,患肢發涼,尾部痛,小腿水腫,肌肉出現癱瘓萎縮,痙攣,麻木的情況:當腰椎間盤突出物的神經比較長或壓迫神經,造成神經麻痹或是肌肉出現癱瘓,這類病人可能還會有間歇性跛行,脊柱出現一側突出或是一側彎曲的情況。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做多見的表現癥狀就是大腿前側疼痛,膝反射減弱,股四頭肌萎縮無力、患肢無力發麻以及椎管完全梗阻等。
2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
治療原理:降低腰椎間盤內的壓力,增加腰椎間盤外的壓力,幫助突出物回到正確的位置;調整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降低神經的壓迫;加強局部位置的氣血循環。
治療原則:急性期要舒筋通絡,解痙止痛;緩解期要整復減壓,松解粘連。
針灸治療方法:①氣滯血瘀型。治療上要疏通經絡,活血祛瘀,行散氣滯。針灸選取穴位有:大腸俞、委中、環跳、氣海俞,可加血海與氣海,要使用瀉法,留針時間為30分鐘。中藥方可選身痛逐淤湯加減,選用藥材有雞血藤、紅花、熟地、桃仁、川芎、當歸、赤芍等。②寒濕痹阻型。治療上要暖經祛寒,疏通經絡,通絡止痛。針灸選取穴位有:溫針選取腰陽關,使用平補平瀉的手法,進針得氣后要均勻的提插和捻轉后拔針即可。中藥方可選獨活寄生湯加減,選用藥材有獨活、防風、芍藥、桑寄生、當歸、地黃、杜仲、黨參、肉桂、牛膝、茯苓,甘草等。③肝俞虧虛型。治療上滋補肝腎,濡養經脈。針灸選取穴位有加腎俞和太溪,針灸手法主要使用補法,腎陽虛可選中藥方右歸丸,腎陰虛可選中藥方虎潛丸。④氣滯血瘀并肝腎虧虛型。治療上要行氣活血并滋補肝腎。針灸選取穴位有:加膈俞。腎俞和三陰交。施針手法要平補平瀉,進針得氣后要均勻的提插和捻轉后拔針即可。中藥方可選通督活絡湯加減,選用藥材有桂枝、白芍、狗脊、茯苓、杜仲、當歸、雞血藤、懷牛藤等。
3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注意事項
針灸次數不可太多。有很多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都以為,既然針灸可以有效改善病情,那就每天都去做針灸,這樣針灸次數做的多了,做的時間長了,對于病情的治療效果也會更好。但事實并不這樣的,針灸不可以做的太多。因為長時間經常性的做針灸,并不會使治療效果疊加。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有所針對性的,適當的進行針灸治療,才能將治療效果提升到最大。而且中醫學講,隔三差五的對病人進行針灸可以幫助病人“針刺得氣”,進而達到扶正祛病的效果。所以,針灸不建議每天都做。
針灸后不要馬上洗澡。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在醫院做完針灸后,到家都習慣先去洗個澡,然后再睡覺。但大家都不知道這樣做或許會加重病情。如果一定要洗完澡才能睡覺,最好在針灸后6個小時再洗澡,這個時候施針灸的針眼幾乎都已閉合。為了健康著想,最好針灸第二天后再洗澡,當天還是不建議洗澡。
最好不要去私人診所去針灸。現在大街小巷有很多養生館、美容機構、推拿按摩院等都會有針灸的服務,針灸的技術水平良莠不齊,很多技師甚至都沒有行醫資格證,根本沒有系統的專業的學習過針灸學以及人體學,就開始為病人施針。這種情況下,不但不會治療好腰椎間盤突出癥,反而還會增加病人感染或是患上傳染病等風險。所以,看病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才會有利于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