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晶 張紅麗

【摘 要】目的:分析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與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選擇適合進行研究的160例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進行藥學干預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用藥治療,對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與藥品不良反應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實驗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實驗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相較于常規用藥指導而言,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更高,藥品不良反應出現率更低,更有在臨床上進行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藥學干預;2型糖尿病;用藥依從性;藥品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2型糖尿病是一種臨床上的慢性疾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的臨床癥狀,在肥胖者和老年群體上的發病率較高,擁有終身性和遺傳性的特點。糖尿病的死亡率也在疾病排行榜的前列,僅次于腫瘤和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都有非常大的威脅和危害。2型糖尿病的治療期較為漫長,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可避免的經濟壓力,長期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抑郁和焦慮的情緒,因此用藥的干預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此,我們選取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針對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與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進行實驗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選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中選擇適合進行研究的160例患者,在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書后,將其隨機劃分為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有男性患者48例 ,女性患者32例,年齡最小的為33歲,年齡最大的為70歲,平均年齡為(44.63±1.46)歲;對照組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最小的為35,年齡最大的為72歲,平均年齡為(46.23±1.58)歲。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在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對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實驗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藥學干預治療,具體操作為;(1)患者檔案的建立,在患者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以后,對其身體的各項數據進行測量、記錄、造冊,了解并記錄患者的基本資料(例如:姓名、年齡、性別、病程等等),了解患者過往用藥史,是否存在過敏藥,以及過往治療2型糖尿病是使用什么藥物,對后期治療起到參考的作用;(2)藥物使用指導,根據患者的情況開出相關的藥物進行治療,并告知患者各類藥物需要服用的劑量、每天的用藥次數、每天的用藥時間和各類藥物的用藥方式等等,最好可以將需要注意的地方印制成冊發放給患者及其家屬,與患者先進行面對面講解,再對其不理解的地方進行簡單的講解,用藥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調整藥物的用量、用法;(3)藥學監護,對體質特殊的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嚴密的監控,提前準備好方案解決患者可能因為聯合用藥等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在用藥的初期就盡可能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
對照組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常規用藥治療,告知患者各類藥物需要服用的劑量、每天的用藥次數、每天的用藥時間和各類藥物的用藥方式等等,最好可以將需要注意的地方印制成冊發放給患者及其家屬,與患者先進行面對面講解,再對其不理解的地方進行簡單的講解[1]。
1.3 結果評價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不良反應出現率進行比較分析,用藥的依從性采用Morisky-Green量表來進行評估,主要分析判斷標準:1)完全依從:四個問題全部回答“無”;2)一般依從:四個問題有三個回答“無”;3)不依從:四個問題有兩個或兩個以下回答“無”[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數資料用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比較結果
經過治療后,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實驗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總依從率為98.75%,對照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總依從率為85.0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應出現率的比較結果
由統計數據可知,實驗組有15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出現率為18.75%,對照組有34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出現率為42.50%,兩組數據對比,χ2=15.094 ,P=0.000,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藥學干預指的是為患者進行用藥方面的指導,主要是由專業的藥師來進行服務,主要服務的內容包括各類藥物需要服用的劑量、各類藥物的用藥方式、每天的用藥次數和用藥時間等,從而達到降低不良反應出現率,降低患者的經濟壓力,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的目的。
對于2型糖尿病來說,目前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無論何種用藥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個漫長的用藥史,在此過程中還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的用藥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及經濟壓力都是無可避免的。而藥學干預的優點就在于為每個患者都建立獨立的患者檔案,將患者的每一次用藥,每一次的身體變化都記錄在案,使得主治醫生們有跡可循,提高了醫生們的治療效率,從而提升了用藥效果,也讓患者做到了心里有底[3]。
由此研究可知,相較于常規用藥指導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更好,不良反應出現率更低,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楊樣新.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與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探析[J].藥品評價,2018,15(22):29-30,43.
呂小翠.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8,16(9):4-5.
朱惠新,郭建.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9,(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