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進行深入引導,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展開探討,通過具體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思辨能力;教學引導;學習發展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只注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而不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這是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小學語文是一門文科性的課程,需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分析能力,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語文思辨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行探討。
一、通過斟酌字句,培養思辨能力
在進行教材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首先應該從教材的語言文字入手,通過斟酌字句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對比,將自己的認識與理解與課文字句相結合,對課文不合適的地方進行討論,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盲目相信權威的品質,對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大膽質疑,有效通過文字學習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
二、通過揣摩目的,培養思辨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寫作目的,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體現的思想情感,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對文章的全面了解來促進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思辨能力的培養還可以結合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來進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如學習《匆匆》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寫作目的進行探討,在進行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如在文章學習的過程中,會發現文章有很多地方存在矛盾。作者在文章中一方面強調要珍惜時間,但另一方面作者的行為卻又表現他在浪費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這種矛盾的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理解作者報國無門的苦惱心情,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通過領會方法,培養思辨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文教材內容的學習還需要結合相關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在進行思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也依舊離不開教學方法的引導,通過對課文采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學習一些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思辨能力形成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于領會文本的表達方法,通過對文本表達方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影響,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與能力的提升。
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學習過程中,對于父親形象的描繪,作者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但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作者為什么選擇運用這兩種方法來進行描寫,可以對學生進行學習探究的引導。讓學生了解到通過側面形象的描寫,使文章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讓學生在學習與理解的過程中掌握人物刻畫的表達方式。學生不僅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同時也對思辨能力進行了培養,讓學生在學習與討論的過程中促進自身思辨能力的提升。
四、通過理順邏輯,培養思辨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的培養還可以通過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與思維能力的提升。對語文教材來說,大多數的教材內容都是有邏輯順序的,這個邏輯,既有淺表的形式上的邏輯,又有深層的內容上、情感上的邏輯。如果不合邏輯,則只能是詭辯。在學習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這種邏輯思維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過程中進行代入式學習,進行反復推敲,找到課文中的邏輯順序,明白課文的基本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桃花心木》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經典散文。通過學習,讓學生將課本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聯想到具體的實踐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與實踐的應用。在與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教育的真諦,提升學生對教學的認識。讓學生了解到教學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來進行相應的教學,促進學生多樣性的發展。這種邏輯思維方式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思維的邏輯性,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五、鼓勵學生提問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生性好動,有極強的好奇心,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問題探究的模式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鼓勵,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標準答案相差甚遠或者毫無邏輯可言,教師都應該認真對待。這不僅是學生思考的過程,也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散思維的過程,通過這種多方面的思維活躍,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培養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不懂的地方積極進行思考,提出疑問。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在思考與發現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并促進多樣性的發展。
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巧妙借助課文教學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思辨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有效的,也是可行的。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以及思辨能力的培養。學生能夠對自己所見到的、所了解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質疑和思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長吉.論活動課程中的思辨[J].教育發展研究,2003(4).
[2]黃麗萍.思辨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6).
作者簡介:翟曉燕(1978—),女,漢族,甘肅靜寧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