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陳叡
【摘? ?要】“熱愛”是最好的教師,“用心”是教育者的情懷。“熱愛”才會主動,才會堅持,才會有所改變。教育是一項極其復(fù)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和著時代進取的節(jié)拍,帶著學生共同進步。與歷史相比,現(xiàn)代教育對人才的界定有了更科學、更合理的詮釋。它的外延似乎是無限延伸的,正適應(yīng)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特點。這既給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又使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關(guān)鍵詞】熱愛;用心;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70-02
【Abstract】"Love"is the best teacher ,"heart" is the feelings of educators. "Love" will take the initiative, will persist, will change. Education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social project, which requires all educators and the progressive beat of the times, with the students to make progress together.Compared with history, modern education has a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talent. Its extension seems to be infinitely extended and is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This not only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ut also makes education face severe challenges.
【Keywords】Love; Heart; Teacher; Student
一、明確教師的首要任務(wù)——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愿望
愛因斯坦曾說:“情感和愿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chuàng)造背后的動力,不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chuàng)造外表是多么高超。”可見感情的因素往往是成功的關(guān)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任務(wù)是要不斷發(fā)展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使學生形成一種情緒狀態(tài)——強烈的學習愿望。
課堂上教師希望學生積極地回答問題,希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但教師對學生的作答,尤其是對學困生在回答中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往往是冷淡的、缺乏耐心聆聽的態(tài)度。學生錯誤的回答還會激怒教師,卻沒觸動教師,迫使教師認真思考學生知識薄弱、答錯的原因。教師常常關(guān)注學生的整體情況,而忽略對個別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真心誠意的關(guān)注。
其實,教師只有開始學會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心理、接受能力等學習狀況,教師的作用才能真正發(fā)揮功效。我們要堅信,學習愿望并不取決于學生的任何天賦才能,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在教師真誠的熱情中得到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種學習品質(zhì)是教師的首要任務(wù)。
二、找到教學的便捷途徑——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有的學生學習情況不佳,其實反映了他們在學習方面興趣淡薄的問題。要在教學中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必須善于吸引更多的學生或更多的注意力投入教師的學科中,爭取到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理想的狀態(tài)是讓學生都能熱愛教師的學科。
三、奠定交流的成功基石——澆鑄師生心靈相知的默契
有人說,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無助的。是的,正因其脆弱無助,才要得到教師的精心呵護;正因其脆弱無助,才易熱愛教師也易被教師傷害。當我們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極易受傷的心靈時,我們的教學就成了師生之間心靈的接觸和碰撞。在這種誠意的交流中,教師履行著對學生的熱愛,學生懂得了對教師的尊敬。任何一種打破這種狀態(tài)的行為都成了傷害行為。事實上,這種狀態(tài)常常會被打破。為人師者,當從誰的身上尋找責任呢?很顯然,學生還小,犯點錯誤在所難免,教師面對問題則該多交流,換位思考。
班級有位學生,每天作業(yè)書寫潦草。教師和家長教育多次無果,家長甚至急得當著任課教師面動手打孩子。我剛巧碰到這一幕,便阻止家長繼續(xù)打下去,并留下和學生聊天。學生先是愣一會,接著小聲地說:“翁老師,謝謝你剛才幫我攔著媽媽不再打我。”我以微笑接受他的謝意。
隨后從學生口中得知,學生之所以書寫不認真,是因為媽媽答應(yīng)他,只要作業(yè)寫完就可以玩游戲。所以他為了能早點玩游戲就草草寫完。是呀!以一個10歲學生的理解,他當然不會考慮書寫是否符合教師要求,只要“寫好”就行。當教師、家長在責備他時,他也覺得很委屈。
雖然我不能斷定未來他會有多大成就,但我敢肯定的是,他是一位懂得感恩的學生。
所以作為家長或教師更應(yīng)該花點時間去了解學生內(nèi)心想法。如果說這位學生曾經(jīng)對母親充滿信任或者對請家長的任課教師真的喜歡,曾經(jīng)好好表現(xiàn)只為得到你的一句表揚,那么,以后就很難再是這樣了。因為一朵心靈相知的小花兒,可能被你親手打斷了。所以說,要真誠地關(guān)心自己的學生甚至他們的家庭,反對那種對學生漠不關(guān)心的行為,讓每一個稚嫩的心靈得以呵護。這樣就能建立一種師生心靈相知的默契。當然,這種默契不是庸俗的親昵關(guān)系,應(yīng)是一種相輔相成、進取相伴的關(guān)系。
四、結(jié)語
教育過程中雙方的主動權(quán)其實是一種矛盾:從教書角度說,主動權(quán)自然在教師的手里;從學習角度說,主動權(quán)要掌握在學生手里。從相互關(guān)系說,教師的位置更顯得優(yōu)越,所以教師更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的態(tài)度、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以“熱愛”喚起“熱愛”,用“思考”喚醒“思考”,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深藏在他們內(nèi)心的財富,這對教師對學生都是一種幸福。教育是幸福的,而我們所教育的人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與自主學習,也將是社會的幸福。
參考文獻:
[1]單錦坤.數(shù)學教學中發(fā)展學生主體性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
[2]趙建萍.分析發(fā)展學生主體性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19(26).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