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定
【摘? ?要】詩詞在中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其語言豐富優美,對仗工整,閱讀時內有深意,吟誦時朗朗上口。而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來說,不少教師都過于推崇詩詞導致其教學方式煩冗復雜,或教學自始至終都采用單一的詩詞教學方式,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應以返璞歸真、簡單而不單一、簡約而不失內涵的方式教學,讓古詩詞教學更為有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87-02
【Abstract】Poetry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in China, its language is rich and beautiful, the contrast is neat, it has deep meaning in reading, and it is catchy when recited. As for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many teachers are overly admiring poems, which leads to tedious and complicated teaching methods, or adopt a single poem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iciency.Teachers should teach in a way that is back to the original, simple but not single, concise and yet connotative, so that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s more effectiv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一、注重背景,知人論世
關于知人論世的觀點,中國古人很早就對此進行了肯定,孟子就提出,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該“論其世”,清代章學成也提出“不知古人之事,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的觀點,以上可見,要對文學作品有正確的認識,知人論世必不可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習詩詞之前對作者生平和寫詩背景的介紹,通過知人論世,讓學生對詩詞的感悟更為深刻,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以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學習為例,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對學生講這是由李白寫給友人王昌齡的詩,此時王昌齡正逢遭貶,然后就此進入詩詞內容進行分析了。但是學生并沒有對此有更深刻的感知,過于單一的知人論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不大。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首詩中,教師需要對詩詞作者李白、詩中的主人公王昌齡進行介紹。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中,這首詩的大致寫詩時間在天寶七載,是李白知道王昌齡被貶之后的寫詩時間,但是據載王昌齡是因“不護細行”而于天寶六載被貶,由于古代車行不便,王昌齡在路上就用了數月,所以李白寫詩的時間相對較晚。其次,據李白《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一文中所知,其與王昌齡在天寶初年便已相識,也就是說,李白與王昌齡有較為深厚的感情基礎,因此,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李白的感情抒發是十分真實的,并無夸張的含義。再者,回歸王昌齡本身,官職不大,但名氣卻高,宦海沉浮中又屢遭貶謫,久于貧賤的他卻和李白一見如故,并作《巴陵送李十二》贈予李白,因此,王昌齡與李白是有深厚友情的。教師和學生在知人論世后,再去看作品本身,學生的理解就更為深刻。
二、把控意向,見微知著
對于教師而言,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以下情況,一是學生學習古詩詞時十分茫然,讀詩數遍也不解其意;二是學生能大致了解詩詞的風格,大體感情是喜是悲,但是在細節的解讀上往往把握不準,如很容易混淆思鄉詩和行旅詩等題材或風格接近的詩。而這些,都是學生沒有對詩詞意象引起重視的結果,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被動地找尋意象,對各類詩詞意象沒有清楚的認知和總結而導致的。
古人寫詩作詞時,通常比較含蓄,豪放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在表示家國破碎、報國無門時也會采用“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等句,可見詩風格含蓄和詞風格含蓄是不一樣的,但是詩詞中各種意象是能烘托詩人內心想法的。以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水調歌頭》為例,這是蘇軾極具盛名的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流傳千年,歷久彌新。而作為詩詞中極經典的意象——“月”,其在中國的文壇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首先關于月亮的歷史,從古代神話中就有各類美好的表述,如月宮上有嫦娥玉兔等;其次,月亮是晚上出現的,其借太陽之光,盡顯朦朧清冷之美感,而文人們的內心也是十分注重對美感的追求的;最后,對詩人而言,晚上靈感豐富而月光又引人愁思,這也是詠月詩舉不勝舉而詠日詩卻寥寥無幾的原因。那么學生在對月亮意象的把控時,就要注意其在不同詩詞中,雖然都是借月抒懷,但是表達的思想感情不盡相同。
三、體味詩詞,感悟生活
對于詩詞而言,大多精煉含蓄,表達了詩人或詞人各種思想感情,學生在體會詩詞含義的過程中,也能感悟到詩人的感情并與之共鳴,這也是詩詞的魅力。而詩詞是和人們的生活分不開的,詩以言志,學生對詩詞的感悟,只有和生活聯系起來,才能真正理解其價值。以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詩詞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如在學習《望岳》時,學生雖然不能親自登頂泰山,但是可以通過對詩詞的學習,表達自己的思想。如學生在爬山后,可能會很自然地感慨“會當凌絕頂”,這就是詩詞與學生產生了共鳴,學生才能在生活中感悟詩歌,同時,學生在表達自己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學習精神時,也可以用《望岳》中的相關詩句表達。當然,學生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有些學生情感更細膩,會對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的感悟更為深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要知人論世,了解詩詞寫作的背景,其次要學習和整理詩詞中出現的意象,通過意象體會詩詞情感。最后,詩詞要和生活聯系到一起,通過學生對生活中詩詞的體驗,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以達到高效學習詩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美珠.返璞歸真,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6).
[2]殷麗紅.詩詞返璞歸真,讓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有效[J].詩詞中學教學參考,2020(06).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