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對教育質量的期待日益提高,要想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傳統的學校治理模式必然要打破局限。面對新時代對學校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學校要在傳統辦學模式基礎上,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調整治理關系、積極推進學校治理現代化,并需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精神的匯聚,是師生敬仰和學習的楷模。” 校長的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智慧膽識、道德修養、個人魅力等對學校的發展意義重大。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學校教育在充滿著不確定性的新時代,如何把握學校的變革方向、引領學校多樣化特色發展?如何將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育人目標和社會經濟發展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有機結合?如何在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上凝聚全校共識進而形成學校發展的合力?如何引入并協調社會力量使其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外部支撐?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如何培養扎根中國大地又具有全球素養的公民?未來新型人才的培養,一線校長有什么樣的思考?如何理解“新時代學校治理”的內涵?在困難與挑戰中,校長們如何找到切實有效的路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如何牢牢把握住校長領導工作的本質、尋求創新與突破,讓教育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本期“區域治校”欄目,報道了福建省幾所學校的校長關于新時代學校治理的思考,且看這些校長如何剖析以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