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西勝 鄭懿茜
疫情背景下,教育環境、親子關系、個人心態等都發生著變化,學生家長面臨自身壓力和親子關系變化的雙重挑戰。由此,區內啟動家校心理危機聯動機制,借助專業力量實施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家長心理健康促進工作”。
開展三個層次的家長心理健康輔導
全覆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輔導。開設家長學校云課堂,幫助家長緩解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宣傳家庭教育的理念和知識,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開發家庭教育指導微課,推送貫穿全年的創新“移動便攜式微課程”。
定制化朋輩式小團體干預性輔導。針對特定家長人群,開展以分享和討論為主的朋輩式小團體輔導,形成“參與—互動—成長”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提升家長應對教育壓力的能力,提高他們對自我心理健康的認知水平。
精準化醫教社協同矯治性輔導。主動尋求專業醫務工作者和社會機構協同,對感受自身狀況欠佳的家長提供一對一心理輔導指引。借助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等的專業力量支撐,幫助家長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狀況,提供專家團隊線上答疑義診。
完善多渠道家長心理健康服務機制
“武林家長智庫”項目制。通過項目制,開展全覆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輔導。家校(園)共育實踐基地在“武林家長智庫”平臺申報項目,區域統籌各校園主題分配,在平臺上形成新項目,各項目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活動的策劃、視頻、反饋、推廣等。
“家長咖啡廳”導師制。通過導師制,開展定制化朋輩式小團體干預性輔導。組成“211”導師團隊,即2名志愿者老師+1名實施朋輩式輔導老師+1名導師,設計和實施完整的朋輩輔導方案。導師團隊根據家長需求確立朋輩輔導內容等,家長根據導師和輔導內容選擇參加團體輔導。
“下城心理服務”配對制。通過配對制,開展精準化醫教社協同矯治性輔導。家長加入平臺服務群后,可在群內向心理咨詢師留言,直接預約進入一對一咨詢模式。平臺咨詢顧問由學校心理骨干教師、咨詢師、心理醫生等共同組成。
提供專業化家長心理健康支持保障
建設一體化管理平臺。“武林家長智庫”平臺是下城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事項目之一,區教育局將各校對平臺的建設、參與、服務納入“德育工作年度考核指標”,浙江省教育信息技術中心和浙江省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撐,共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家校聯動育人體系。
建立多元化師資隊伍。建立家校共育專家智囊團,引進“杭州家庭教育中心專家團”力量,組建專家資源庫,對家長關心的教育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建立家校共育志愿者隊伍,在全區通過家庭教育案例網絡分享、微課網絡投票、情境現場模擬等,評選“十大智慧家庭教育導師”。
創建特色化實踐基地。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緊密聯系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實際,在打造生命成長共同體的模式上形成特色。教育行政部門將“家校共育”納入學校年度發展評價考核指標,力促家校共育工作規范、科學。
(作者單位: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姜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