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本文針對電子檔案管理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就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討論,由此基于問題導向理念,對電子檔案管理強化路徑進行了思考,指出應圍繞無紙化辦公,在制度、管理、技術三個層面優化電子檔案管理。
關鍵詞: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優化
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當前檔案工作的必然趨勢,如何對電子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提高電子檔案的利用率,來更好地指導事業單位發展,非常值得思考。
一、事業單位電子檔案思考
由于電子檔案管理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步,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數是從宏觀上考慮,在微觀上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目前電子檔案管理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量電子檔案存在保管不善、失去控制、失去利用價值以及信息安全等隱患。
具體而言,首先電子檔案因為生成環境與紙質檔案完全不同,在技術特性上差距巨大,電子檔案是純粹數字化的,容易改造、容易丟失、容易利用,對電子設備依賴性強。現有《檔案法》的規定并不一定完全適用電子檔案管理。
其次,電子檔案管理存在一定重技術研究而輕配套的現象,技術越先進,電子檔案管理越滯后,技術與實際管理脫節,不適應技術的進步。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制度系統性不強,標準之間缺乏有效互補和銜接。整體上就是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性不強,一些電子檔案管理相關的關鍵點缺失,比如核心技術、歸檔整理、長期保存、特殊格式保存等。
再次,電子檔案管理與業務之間兩張皮,因為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中,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和檔案部門的信息系統是分開建設的,業務部門的信息系統最早建設,目的是方便辦公,沒有考慮到檔案部門對電子文件的整理歸檔問題,因此出現了信息丟失、損毀、泄密等風險,同時因為檔案部門的地位相對較低,在IT人才方面儲備不到位,加上人員流動頻繁,電子檔案管理不能科學有效地為事業單位業務服務。
最后,檔案信息化是技術進步的產物,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化影響巨大,電子檔案管理對信息技術依賴性強,加上易改動而導致容易檔案信息失真,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快,可能會因為計算機軟硬件環境的更新而出現可讀性問題。同時因為信息孤島和重復建設問題,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技術比較落后,檔案信息整合需要進一步思考新技術的應用。
二、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強化路徑
現行檔案管理體制還是雙套制,即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分別同步管理。可如果單純拋開紙質檔案,單獨以電子檔案為核心,構建單套制,目前存在一些矛盾,一方面事業單位無紙化辦公使得電子文件生成、辦理均處在數字環境下,這些文件資料是重要的業務記錄,要進行檔案管理,則必須要依賴計算機系統;另一方面,雙套制下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的同步會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同時與無紙化辦公矛盾。如果拋棄紙質資料,將解決漲庫問題,但是有些關鍵資料還是紙質的,拋棄它們是不現實的,尤其是珍貴的檔案記錄,如果出現了問題還必須要修復,如果掃描成數字副本,卻有些得不償失,造成檔案資料重疊、冗余,管理上會出現混亂。
因此現階段需要強化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需要頂層設計,依托法制和政策,促使電子檔案管理水平提升。應從法制層面,通過法律構建電子檔案管理的法律法規,確保電子檔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注意應當圍繞電子政務,從法律層面確保行政管理領域電子簽名的法律效應,如此電子檔案的屬性也需要明確,使其具備與紙質檔案相當的法律效力。如此筆者建議通過制度+管理+技術的方式整體提升電子檔案管理。
首先,制度方面,應探索適應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制度,針對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形成專門的管理制度措施,規范電子文件歸檔,規范電子檔案記錄的真實有效性。應構建完善責任機制,落實主體責任,保證電子檔案精細規范,構建四同步工作制度,即部署、實施、檢查、驗收同步工作機制,形成管理辦法。
其次,管理方面,電子檔案管理的基礎與傳統紙質檔案的管理并無多大區別,檔案管理的核心流程不管信息化程度有多高,實際上最基礎的流程是不變的,即收集、接收、整理、保存、編研、利用等,電子檔案管理,也應當著重從建、管、用三個方面來實施:建就是要精細化地建,一個小數點都不能錯,為了保證電子檔案的真實性準確性,必須要實地調查,如此必須要將電子檔案管理下移至事業單位的基層機構,幫助基層構建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操作方法;管理,就是要把電子檔案數據化,通過建立數據索引,分門別類地存儲至數據庫、硬盤等存儲器中永久保存,要注意信息安全,電子檔案在網絡上流轉,如此可方便后續利用,而網絡上流轉的信息,卻可能被抓取而泄密,因此需要注意網絡安全防護;利用方面則利用電子檔案流轉方便、查閱方便的特性,通過構建相應平臺賦予相關人員權限,在檔案部門高水準服務下,為相關人員提供指導,最終服務單位發展。
最后,技術層面,電子檔案管理無論是建立檔案、管理檔案還是利用檔案,都離不開信息技術。因此要圍繞無紙化辦公要求,打造一個檔案管理系統,并于與辦公自動化系統進行對接,所有電子文件,在有電子簽名的前提下,分發給各科室后,原件上傳檔案管理系統留檔,對于其他的一些資料記錄,則可以由人工至實地調查,利用PAD、智能手機等進行實時記錄,并通過網絡上傳管理系統,系統分發資料給相關人員進行審核,整理歸檔,若引入智能化分析,甚至可以直接由計算機自動分配、匯總以及歸檔。
綜上所述,當前電子檔案管理必須要結合事業單位實際,采取四同步工作機制,圍繞無紙化辦公,構建電子檔案管理體系,進一步還需要進行頂層設計,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提高電子檔案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柳,禹夏.淺析文書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405-406.
[2]趙志闖.基層檔案室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初探[J].北京檔案,2017,(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