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診斷與改進”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熱門話題,也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課題研究從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三個核心問題,“診改目標確立、診改要素落地、診改方式校本化”作為切入點進行研究,通過對目標任務的完成、教育教學質量要素的全過程控制、日常教學管理的平穩運行三個要素的設計與研究,力爭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和教學管理實踐創新實現教學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高職診改;目標鏈;標準鏈;狀態數據
2015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隨后又在多個文件中提到了職業院校應逐步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保障人才培養質量,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也應聲落地,從而使得高職院校教學整改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課題研究從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三個核心問題,“診改目標確立、診改要素落地、診改方式校本化”作為切入點進行研究,通過對目標任務的完成、教育教學質量要素的全過程控制、日常教學管理的平穩運行三個要素的設計與研究,力爭通過一系列制度建設和教學管理實踐創新實現教學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
一、高職診改的實踐與研究現狀
“診斷與改進”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熱門話題,也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通過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對教育教學進行診斷與改進工作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創新。2016年,全國27所職業院校被確定診改試點院校。
2018年國家對首批高職診改試點院校進行了復核。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統籌負責狀態數據的采集與管理工作,通過數據采集實現全面及時掌握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發布質量年度報告、開展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推進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深化“三教”改革。
職業教育診改工作推出至今已經五年有余,診改試點工作經驗及典型案例、理論研究成果等對廣大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其中不乏一些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范式的案例和做法。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五縱五橫一平臺、質量文化縱橫貫穿”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提出了“高職試點院校切實發揮教育質量保證的主體作用,以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與運行方案為基礎,以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為支撐,以自我診斷與改進為手段,推進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建立常態化的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機制。”重慶電子、濱洲職院等高職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楊應崧、袁洪志、汪建云等職教專家發表了《打造“兩鏈”,找準診改的起點》《高職教學診改應重點做好三件事》《培育“8字螺旋” 夯實診改基礎》等文章,對高職診改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剖析。提出高職院校必須以教育部職業院校內部質量診斷與改進制度的落實為契機,將質量聚焦到人(校級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專業帶頭人、師生)、聚焦到物(專業、實訓基地、課程、辦學設施)、聚焦到質量產生的過程、聚焦到質量催生的結果,最終融入具有高職特色和學校特質的質量文化中,形成高職院校師生的自覺行動。
二、高職診改中職業院校的決策思路
高職診改工作是高職院校一項全面、深刻的變革,從決策目標上看,診改的目標定位為構建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目標體系、標準體系、制度體系、內控體系,實施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保證專業質量、課程質量、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基于這個目標,職業院校需從以下三個層面系統持續的開展工作:
第一,首先應明確質量保障的基本架構及組織體系,即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5個層面,以及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5個管理環節進行優化和完善,以制度建設推動和強化學校各種教育因素向教學集中、向育人聚力,立體化支持和保障教學工作,增強管理、服務等非教學主體的教學意識,充分體現了教學中心地位,強化質量主體責任、明確全員質量意識和激發內生動力。
第二,打造“兩鏈”,即目標鏈和標準鏈,把學院的發展目標、質量目標、質量標準層層落實到系部、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五個橫向層面。學院層面做到管理有理念、崗位有目標、實施有標準、過程有控制、資源有保障、監測有改進。將學院的總體規劃與專項建設規劃、分項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形成黨政工作要點、部門年度目標責任書、專業課程年度計劃、教學學生個人發展計劃等。在系部層面,一方面明確各崗位職責、工作標準、考核標準及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制定各項具體事務的管理規范,從做什么事、達到什么程度、誰負責做、怎樣做、覆蓋到什么層面、涉及到的表單及需要說明的事項等全面建設和規范。并建立評價改進制度來督促部門及教師對工作進行持續改進。在專業層面,需制定專業建設規劃、專業建設標準及運行標準,明確建設方案、師資配置、實訓條件、教學資源等建設標準,規范和建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設施、教學文件、規章制度保障等的運行標準。在課程層面,立足學院實際,積極推進“金課”打造,淘汰“水課”,融入課程思政,教改上突出“項目化教學、混合式教學和考核方式改革”三種類型,圍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制定了建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規范等。做到備課、授課、輔導答疑、考試、教學檢查皆有標準,并從課程標準建設、建材建設、課程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實踐教學、教學資源建設等發展角度明確標準。在教師層面,從基本發展、教學與教研、科研與社會服務、學生教育與管理等四個方面明確職責目標,建立教師準入標準、師德標準、培養與培訓標準、職稱晉升標準、激勵標準、考核與評價標準等。在學生層面,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學生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發展性素質等四個方面建立目標,并積極推進二課堂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職業技能大賽等促進學生全免費發展。
第三,“診改”制度建設強調的是建立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的自主“診改”機制,依托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信息化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源頭采集、實時采集。
三、高職診改的關鍵問題-以鞍師高職院為例
內部質量體系建設是全校性的、全員性的,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將推進我院的內部質量體系建設,引導全院梳理“事事有人管,全程有人管,人人都是管理者”的全面管理理念,構建全要素、網絡化、全覆蓋的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診改高職院校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一次嬗變,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統一的標準,缺乏成熟的參考范例。從我院實際出發,構建內部質量保障要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一)優化和建設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規章制度體系是實現教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良性機制的基礎。嚴格執行教學規章制度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關鍵。近些年,職業教育領域發生著重大變化,職業院校的內部治理體系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現代學徒制、1+X證書試點制度、學分銀行、職業教育本科等新生事物的出現也要求職業院校的內部治理體系能夠緊跟時代趨勢。
(二)打造目標鏈,我們要依據學院“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及其子規劃,建立各級目標構成的自上而下、層級分明、內容關聯的目標體系,實現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5個層面的目標鏈的有機統一;
(三)打造與目標鏈對應配套的標準鏈。標準鏈的打造是一件細致、系統的工作。對照目標鏈,在認真梳理、修改完善已有的工作流程、工作標準、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查缺補漏,新增必要的工作標準,這樣就能夠形成科學系統的標準鏈。對于各級目標間的銜接匹配問題、目標鏈與標準鏈的對應銜接問題,要作為部門考核工作的一個重點。
(四)強化學院信息化技術服務教學能力。我們以將推進智能校園管理平臺的建設,通過學院、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層面校本數據的過程性采集、多維度分析和全方位常態化展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采取有效改進、激勵措施,促進管理服務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循環提升。
(五)通過內部質量管理與保證體系的建設和運行,進一步強化全員質量意識,貫徹落實全面質量管理觀,按照學院“鞏固提高、內涵發展”的思路,不斷豐富管理與保證體系的內涵,打造融入“工匠精神”和齊文化等區域優秀傳統文化的質量文化,加大質量文化載體建設,逐步形成富有高職特色的現代質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四、以任務為驅動推進診改落地
為積極推進內部質量體系建設,我院提出了五個重要任務,即聚焦優化專業結構,構建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專業集群;聚焦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打好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攻堅戰;聚焦 “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全力塑造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核心競爭力;聚焦教學珍改,構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從教學診改層面,構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上,我院又確立了八項基本任務,即通過調研和學習,優化和建設學院教學管理制度、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積極推近全院打造“金課”,淘汰“水課”的課程建設工程、組織和實施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專業負責人說專業、任課教師說課程等教學實踐活動提升教師執教能力、打造目標鏈與標準鏈,穩步提升學院教學質量、推進學生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教育、職業技能大賽、搭建教學信息化平臺,構建信息化管理和混合式教學信息化應用環境,實現源頭數據的實時采集。
這八大基本任務只是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開端,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要在明確的標準與目標體系下,在健全的組織架構指導下,通過信息平臺完成數據采集、應用與反饋,形成以質量為核心、以制度為保障的科學運行機制,并通過多元主體多維評價進行改進和循環。
參考文獻:
[1]楊應崧.打造“兩鏈”,找準診改的起點[N].中國教育報,2017-9-26.
[2]袁洪志.高職教學診改應重點做好三件事[N].中國教育報,2017-10-31.
[3]汪建云.培育“8字螺旋” 夯實診改基礎[N].中國教育報,2017-11-7.
[4]陳學紅,祁正榮.基于教學診改的高職二級學院質量保證體系建設[J].現代職業教育,2020(08).
[5]張超,李依靜.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診改”評價系統的開發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0(04).
作者簡介:
曲麗秋(1980—),女,講師,碩士,現任職務鞍山師范學院教務科科長,公共事業管理教學團隊負責人,從事職業教育學研究。
項目名稱:
2019年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高職診改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