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長剛 張靜 劉中華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新增長點,而物流作為電子商務的基礎,也得到了重視。本文從商業模式創新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電商物流企業創新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以期對電商物流企業的創新發展有較多借鑒意義。
關鍵詞:物流企業;電商物流;商業模式;創新
★基金項目:山東英才學院2019年高層次科研課題: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研究(19YCSBKT03)。
1、緒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電子商務企業得到飛速發展,其背后的問題也漸漸顯露,要想讓電子商務企業能夠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措施,達到轉型升級,只有尋找安全高效的物流模式才能實現,現有的電商企業之所以發展緩慢,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莫測,究其根本便是傳統的商業模式影響自身的發展。盡管已有各類型的企業彼此聯動,相互影響,先后革新商業模式,不斷改變著行業的格局,但是仍有大部分電商物流企業固步自封、安于現狀,對商業模式的創新重視程度不高,沒有認識到創新是企業變革的重要源動力。我國電商物流企業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突破現狀,就必須對企業發展創新,物流模式的選擇就成了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2、國內外研究現狀
上世紀90年代,商業模式的概念引入到我國,大多數的學者對于商業模式的研究處于淺層和理論的分析,雖有學者結合企業實際,但是大多為互聯網企業。電商物流的商業模式處于商業模式中的分支,相關權威的學者研究的更為少數。
李強(2015)以魏朱的商業模式六要素為指導,對物流企業的創新優化進行了研究,認為物流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要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理念,把加強企業自我創新能力和增強建設信息技術作為關鍵,增加商業運行的效率為重點,探索出物流企業“一二三”的創新優化思路。
Ratzmann, M, Gudergan, S. P. & Bouncken, R.(2016)將商業模式創新分為突破性創新和漸進性創新,并證明了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競爭對兩種創新模式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驗證了合作的復雜性、信任、依賴性三個管理變量對合作競爭與商業模式創新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劉振華(2018)認為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價值鏈的創新,價值鏈創新的目的是如何對價值進行升值,以此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而價值流作為價值鏈分析的有效工具,其目標就在于價值增值,將價值流的管理運用到商業模式中, 不僅可以牢牢把握住企業的戰略方向,還可以做到不被模仿的優勢。
張天譯(2019)認為影響商業模式創新的因素分為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市場競爭與機會、技術的創新、消費者需求、政策)的變化能及時發現市場上客戶潛在的需求,進而做出相應調整,推動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而內部環境(企業能力、服務水平和企業文化)的變化為企業轉變商業模式增添了活力與機會,進而提出技術的創新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關于物流企業商業模式的研究,大多數停留在理論體系的描述上,研究最多的是互聯網企業,而深入研究電商物流業的商業模式較少。本文基于以上研究,運用SWOTPEST的模型分析方法,通過分析當前的經濟政治形勢以及物流業的發展現狀,提出一系列舉措。
3、物流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SWOT-PEST矩陣分析
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為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連接經濟的各個部門,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物流業受到國家的重視,政府不斷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積極引導發展。
因此,本文在多種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在對物流產業發展環境的SWOT分析中,按照PEST分析方法進行分類,制定SWOT-PEST矩陣,如表3.1所示。
3.2 發展趨勢
通過矩陣分析得知,由于我國對物流業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現代技術的研發使物流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當前新技術、新業態發展迅猛,物流供應鏈行業正成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物流發展趨勢將向智能化、規范化、環保化的方向。而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又一直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在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的同時,要共同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號召,積極推進物流國際化。
4、電商物流商業模式發展問題
目前各類電商物流的新模式非常多,服務模式如何分類一直缺乏清晰的界定,國內對此的研究并不是非常清晰,所做分類也互相交叉,這就導致了其發展問題頗多。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變化,電商物流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找出薄弱環節和掣肘之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電商企業中常見問題有如下幾點。
4.1 物流績效有待提高
盡管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但仍然遠高于發達國家8%-9%的水平。
4.2 現有物流模式的不完善,難以應對市場的多樣化
由于市場的多樣化,面對平臺的發展以及服務的消費者的數量仍在不斷增長,京東提出了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相結合的物流配送方式,菜鳥物流提出平臺整合物流模式等,不論是混合式物流模式還是單一的物流模式,都隨著模式逐漸成熟,人員的不斷壯大,管理難度增加,物流運作總成本的上升,如何應對市場格局的多樣化是關鍵問題。
4.3 企業價值不明確,難以突破固有思維,創新能力差
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偏差影響企業商業模式的定位,國內有些企業已有的經驗和慣性思維難以突破,不順應市場的變化,堅持自我,成為創新路上的絆腳石。這不僅會面臨來自國內市場對企業進入的限制壁壘,阻礙企業自身創新,還會有來自跨國公司的技術、人才、資金、資源等壁壘,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創新發展。
4.4 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突出
國際市場調查研究所史密瑟斯·皮爾發布《2017年-2027年包裝印刷行業十大顛覆性力量》報告中,據該研究所測算2016年包裝產業全球市值約8660億美元,2010年-2016年全球市場年均增長率超過4%,預計到2021年,全球包裝產業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電商包裝為代表,伴隨電商快遞量的增長快遞物流包裝產業增速將超越其他產業的平均增長水平,因此綠色物流的發展也迫在眉睫。
5、解決措施
5.1 聯盟合作,提高績效
電商物流企業目前普遍績效不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分散發展,缺少合力,因此,加強聯盟合作,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資金、技術的全面融合,加強“云計算”的涉入,發展電商智慧物流是電商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未來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績效的主要手段。
5.2 優化管理水平,精細化市場,提高顧客滿意度
完善物流管理規章制度,強化培訓體系,加強物流從業人員專業服務培訓,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提升客戶滿意度。高素質物流人才能有效的促進企業創新。鼓勵員工進行創新,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加富有成效地工作,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最終目的,也是成功創造商業模式的根本所在。人才發展就是要用新體制新機制釋放人才活力,具體就要讓體制適應人才發展,讓市場決定人才發展,讓社會服務人才發展,讓法治促進人才發展。
5.3 打破慣性思維,善于從危機中加強物流企業管理及技術模式的創新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技術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突破點。企業不僅要根據自身實力來引入先進適用的物流技術設備,尤其是信息系統,實現流程優化,提高物流管理與運作水平,還要招聘高技術人才,為企業注入活力與生機。善于從危機中尋找突破,面對著未來多樣化的需求,物流技術和管理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5.4 堅持可持續發展,創造綠色物流
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綠色發展要求。綠色物流不只是一個行業問題,它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而電商物流“綠色快遞”的本質是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行業中,關鍵把綠色物流當作一個產業來對待,建立全環節的責任制,從而使其健康穩定發展。
結論
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靠的不僅僅是優質的產品、貼心的服務,而是靠不斷摸索,尋找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以此來應對市場的變化。由于電商企業的不同類型,針對企業的多樣業務,可以將不同電商物流的商業模式協同發展,實現“共贏”,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將價值主張價值最大化等思想落實到現實企業中,從中總結經驗,并完善電商物流企業商業模式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王成金,張夢天. 中國物流企業的布局特征與形成機制[J]. 地理科學進展,2014,33(01):134-144.
[2] 王正明. 面向互聯網+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選擇及應用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7.
[3] 何黎明. 我國物流業2018年發展回顧與2019年展望[J]. 中國流通經濟,2019,33(04):3-9.
[4] 張敏潔. 國內外物流業新業態發展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2019, 33(09):29-41.
[5] 魏際剛. 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1):1-9.
[6] 尹麗娟. 京東商城物流策略優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9.
[7] 吳玥,杜夢丹. 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綜述與展望[J]. 商業經濟研究, 2019(04):101-104.
[8] 齊建國,王紅,彭緒庶,劉生龍.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形成機制[J]. 經濟縱橫,2015(03):7-17.
[9] 白杰,莊艷玲.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天津物流業發展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07):100-101
作者簡介:
肖長剛,山東英才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供應鏈管理和創新創業教育。
張靜,山東英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劉中華,山東英才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