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國陽
(南樂縣人民醫院,河南 南樂 457400)
骨肉瘤高發于兒童和20歲以下青少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1]。骨肉瘤患者的5 a生存率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較低,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近年來的5 a生存率已經超過60%[2]。骨肉瘤一旦發現,進展非常快,大多會導致患者出現疼痛、身體局部腫塊突起以及繼發于疼痛的跛行,嚴重者甚至會因轉移而出現全身癥狀[3]。目前,臨床上用于骨肉瘤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和化療等,但這些治療手段大多對早期患者的效果好,對于晚期患者效果差[4]。因此,通過一定的手段盡快提高骨肉瘤的檢出率是改善骨肉瘤患者預后的關鍵因素。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廣泛分布于人體肝臟、骨骼、腎臟等,血清中ALP主要來源于肝臟和骨骼組織,其水平變化可以間接反映肝臟疾病、膽囊疾病及骨骼疾病的可能,臨床上大多用于上述疾病的檢測和預后評估[5-6]。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是一類來源于腫瘤細胞的因子,主要因腫瘤的增大和疾病進展導致惡性腫瘤及其周圍組織毛細血管明顯擴增,且通透性增加,進而促進這類因子釋放到了外周血中,臨床上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預后評估以及療效預測等[7-8]。本研究為了探討骨肉瘤的早期診斷方法,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并以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以期探尋骨肉瘤的早期診斷手段。
1.1 一般資料入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樂縣人民醫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骨肉瘤患者42例(觀察組),均為初治患者,未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無嚴重基礎疾病。男22例,女20例;年齡5~26(15.45±4.47)歲;病程 1~10(5.23±1.54)個月;腫瘤部位:股骨20例,肱骨11例,脛骨11例;Enneking分期:Ⅰ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7例;病例類型:成骨細胞型30例,軟骨母細胞型7例,血管擴張型5例。選取同期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體檢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為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22(16.32±3.64)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組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獲得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 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的檢測所有入組研究對象均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組研究對象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操作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進行統計學分析,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2組比較用t檢驗,多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檢驗,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用spearman相關分析法,檢驗水準α=0.05。
2.1 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比較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分別為(398.64±67.59)、(103.31±22.54)IU/L,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6.02±15.34)、(30.2±16.87)IU/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4.084、P<0.001,t=17.202、P<0.001)。
2.2 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與其Enneking分期的關系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與患者Enneking分期關系密切,隨著分期進展,兩者水平均升高(F=88.126,P<0.001;F=53.124,P<0.001)。見表1。

表1 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與其Enneking分期的關系 IU/L
2.3 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的相關性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呈正相關(r=0.786,P<0.001)。
骨肉瘤是臨床常見的高發于兒童和20歲以下青少年人群的骨腫瘤,嚴重者造成患者的肢體殘疾,甚至死亡,未經治療的自然生存時間非常短,且大多數患者會出現患側肢體的疼痛、行動不便等[9]。骨肉瘤大多通過血行轉移,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部,確診患者很大一部分患者已經發生了肺轉移[10]。手術和化療是骨肉瘤最常采用的治療方法,且對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提高明顯。臨床數據證實,骨肉瘤患者越早確診,治療效果越好。微無創的檢測手段是近年來腫瘤診斷中研究的熱點問題。血清學指標不不破壞機體組織,僅通過抽取外周靜脈血進行檢測,對患者的創傷非常輕,是臨床疾病診斷中被廣泛采用的方式。
ALP廣泛分布于人體肝臟、骨骼、腎臟等,血清中ALP主要來源于肝臟和骨骼組織,臨床上已經用于胃癌、乳腺癌、骨腫瘤等實體瘤的診斷和預后評估,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1-12]。張麗等[13]研究發現,ALP等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可為肝癌診斷提供參考依據。王鶴成等[14]研究發現,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堿性磷酸酶較無骨轉移組升高,提示堿性磷酸酶對臨床診斷惡性腫瘤骨轉移有一定的參考價值。TSGF臨床上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預后評估以及療效預測等。目前,TSGF已經廣泛用于肺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等實體瘤的診斷中,且效果較好[15-16]。陳海華等[17]研究發現,膀胱癌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明顯升高,手術后其水平明顯降低。
本研究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并以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以期探尋骨肉瘤的早期診斷手段。結果顯示: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分別為(398.64±67.59)、(103.31±22.54)IU/L,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6.02±15.34)、(30.21±6.87)IU/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4.084、P<0.001,t=17.202、P<0.001),提示骨肉瘤患者中兩者水平較高。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與患者Enneking分期關系密切,Ⅲ期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高于Ⅰ期患者,Ⅲ期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高于Ⅱ期,總體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88.126,P<0.001;F=53.124,P<0.001),提示兩者水平與患者Enneking分期有關,隨分期的進展逐漸升高。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呈正相關(r=0.786,P<0.001),提示兩者在骨肉瘤患者中可能受相同因素的影響或協同影響疾病的進展。
總之,骨肉瘤患者血清中ALP和TSGF水平較高,且其水平高低與患者分期進展關系密切,兩者聯合檢測可用于骨肉瘤的診斷和預后評估,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