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艷
(武陟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焦作 454950)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典型,大多通過體檢或宮頸癌篩查發現[1]。宮頸癌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大量文獻已經證實,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特別是高危型HPV,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HPV感染者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罹患宮頸癌的比例明顯高于無HPV感染者[2-3]。宮頸癌篩查是發現宮頸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手段主要包括巴氏涂片、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HPV DNA檢測等[4-5]。早期宮頸癌通過手術治療可以達到根治,預后良好,但是手術對患者所帶來的創傷可能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況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可能會影響患者的預后[6]。因此,在手術治療疾病的同時,如何減輕手術的創傷或并發癥成為了臨床關注的重點。循證護理是一種簡單易行、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護理模式,相較于常規護理,在不增加護理成本的情況下,可以幫助患者快速康復,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能給予患者一定的幫助[7]。本研究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早期宮頸癌患者70例,均采用腹腔鏡輔助下保留盆腔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根據圍手術期是否采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分組,以觀察循證護理在行腹腔鏡輔助下保留盆腔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的早期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早期宮頸癌患者70例,均采用腹腔鏡輔助下保留盆腔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治療。納入標準:經病理學確診為宮頸癌;FIGO分期Ⅰb~Ⅱa期;KPS評分>70分;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伴有嚴重內科疾病者;有手術禁忌證者。70例患者年齡25~75(44.23±9.36)歲,體質量指數18~30(22.34±6.31)kg/m2,FIGO分期Ⅰb期45例、Ⅱa期25例,腺癌30例,鱗癌25例,腺鱗癌10例。70例患者依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循證護理模式,總結護理經驗,改進護理方法,促進患者的康復。2組患者在年齡、體質量指數、FIGO分期、病理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總結護理經驗,改進護理方法,促進患者的康復?;颊呷朐汉罅⒓闯闪⒁钥剖抑魅魏妥o士長為組長的循證護理小組,核心組員包括主管醫生、主管護士,同時將組員范圍擴大至可能參與該患者圍手術期相應工作的醫生、護士、實習生等。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通過查閱文獻和相關資料,對患者的疾病有一個詳細而精準的判斷。以主管醫生和護士為主導,制定循證護理實施方案,重點關注患者入院示的心理狀態變化,針對患者的疑問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答,提高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從而降低患者的治療并發癥。手術中期及時進行經驗總結歸納,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
1.3 臨床和護理評價比較觀察2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器官受損、腸梗阻、尿潴留、尿路感染、延期愈合)、護理滿意度等。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均記為滿意,用于計算患者護理滿意度。

2.1 2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80.45±56.24)min、(257.20±68.43)mL、(2.53±0.87)d、(6.39±2.70)d、(8.10±2.56)d,均少于對照組的(338.34±89.01)min、(310.22±80.66)mL、(3.59±1.35)d、(7.85±3.11)d、(11.35±3.94)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125,P=0.003;t=2.971,P=0.004;t=3.755,P<0.001;t=2.097,P=0.040;t=3.937,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圍手術期情況比較
2.2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低于對照組的4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120,P=0.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72,P=0.010)。見表3。
宮頸癌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典型,早期患者的發現大多是因為患者的健康體檢或宮頸癌篩查[8]。早期宮頸癌是少數能夠通過手術徹底治愈的疾病,隨著目前篩查手段的進步和診斷技術的更新,宮頸癌的早期發現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且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國家對宮頸癌篩查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這為宮頸癌的臨床診治提供了很好的前期條件[9-10]。如何在早期宮頸癌檢出率增高的同時,提高早期宮頸癌的治療效果和治愈率,目前已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提高患者的預后,一方面需要臨床醫生提高診治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為了進一步提高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我院從護理方面出發改進護理模式。循證護理相較于常規護理,在不增加護理成本的情況下,可以護理效果,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11-12]。目前,循證護理已經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護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谷丹等[13]通過研究發現,基于循證理念的整體護理能明顯降低卵巢癌患者靜脈化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并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尿管拔除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280.45±56.24)min、(257.20±68.43)mL、(2.53±0.87)d、(6.39±2.70)d、(8.10±2.56)d,均少于對照組的(338.34±89.01)min、(310.22±80.66)mL、(3.59±1.35)d、(7.85±3.11)d、(11.35±3.94)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125,P=0.003;t=2.971,P=0.004;t=3.755,P<0.001;t=2.097,P=0.040;t=3.937,P<0.001),提示循證護理有利于優化圍手術期患者的狀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低于對照組的4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120,P=0.001),提示循證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發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72,P=0.010),提示循證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總之,循證護理模式的實施有利于促進早期宮頸癌患者腹腔鏡輔助下宮頸癌根治術后的恢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