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供圖/前郭縣委宣傳部
秋季的查干湖碧波蕩漾、蘆葦搖曳、水鳥翔集,一幅靜謐壯美的圖景。向“遠處”望去,一座紀念碑映入眼簾,那是立于查干湖畔著名的引松工程紀念碑。
2020年10月18日,隨著《查干湖》特種郵票的發行,方寸之間呈現的“圣湖如畫”之美,讓無數中國人重新認識了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查干湖,以及這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所在的縣域——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為前郭縣)——這也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
出生于1965年的趙勇,自小生長在查干湖畔,見證了查干湖生態環境由曾經的惡劣到如今“綠水青山”的轉變過程。趙勇也一直工作在查干湖畔,先后任新廟泡漁場副場長、場長,于2016年開始擔任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據他介紹,上世紀70年代,由于干旱和水源斷流,查干湖幾近干涸,魚葦絕跡,裸露的湖底鹽堿泛起,風卷堿塵,遮天蔽日,生態環境極度惡化,周邊的農田減產甚至絕收,查干湖周邊百姓飽受侵害,生產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
為改善查干湖的生態環境,前郭縣委于1976年啟動了引松工程,引松花江水復活查干湖。全縣8萬多群眾奮戰在引松工程一線,歷經八載終于建成了引松渠。1984年,引松工程正式通水,復活了查干湖,查干湖重獲生機。查干湖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恢復,原湖中消失的魚類、鳥類及水生植物得以繁衍復生,水域面積由工程開通前的50多平方公里擴大到500平方公里。
隨著自然生態環境的恢復,昔日查干湖堿塵遮天的現象不見了,消失的野生動物和鳥類又回來了,查干湖成為了野生動植物的天堂、珍禽鳥類的樂園。
“目前查干湖有各種植物426種,其中藥用植物149種;鳥類239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43種。有魚類68種,其中查干湖胖頭魚獲得國家AA級綠色、有機食品雙認證,擁有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和中國馳名商標,遠銷全國各地。查干湖冬捕以單網捕魚16.8萬公斤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列舉這一系列數據時,不難看出趙勇的自豪之情。2007年,查干湖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查干湖漁場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全國有機農業(淡水魚)示范基地、中國最美漁村和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等國家級榮譽。這些榮譽的獲得,可謂實至名歸。
如今的查干湖方圓百里綠蔭如屏,湖水清澈碧透,這與河湖連通工程密不可分。來查干湖旅游的人,除了奔著賞景目的而來外,幾乎所有人都期待美味。這里的魚兒肥美,舌尖上的“查干湖魚”味道棒極了。水好魚多,是因為湖面大了,同樣,河湖連通工程也功不可沒。
58歲的查干湖漁場魚把頭張文比趙勇年長一些,和趙勇一樣,他也是從小長在湖邊,見證了查干湖的變遷。他清楚地記得,上世紀70年代,吉林西部“十年九旱”,湖泡、濕地面積縮減2700多平方公里,查干湖也一度縮小到50多平方公里。
可事實上,吉林西部并不缺水,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從這里穿過,每年主汛期過境水量達300多億立方米。能不能利用洪水抗旱?吉林轉變發展理念,自2013年起,啟動河湖連通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治水興水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河湖連通工程是吉林省踐行“空間均衡、系統治理”的重要體現,并有一定的引領性和示范性。這項工程既是吉林省為發展生態經濟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性工程,也是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重大舉措中的重點項目,因為其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的引領性和示范性,已列入國家實施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中。
河湖連通工程共分4個板塊,連通總湖泡203個。據松原市水利局局長李樹生介紹,查干湖板塊也叫查干湖生態群落,周邊有72個湖泡。在李樹生看來,河湖連通工程也是查干湖生態群落恢復工程。工程建成后,松花江水源可由哈達山水庫經哈達山干渠、松原灌區連接渠、引松工程自流進入新廟泡,由川頭尾閘進入查干湖,由梁店排水閘進入庫里泡,最后進入嫩江,形成動態循環水系,能夠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調節和改善區域小氣候,減少沙塵天氣和鹽堿地面積。同時,每年7~10月份主汛期時進行引水,將富余的水資源引入湖泡存蓄下來,能有效分蓄和利用洪水資源,回補區域內地下水資源。“查干湖不只是水面大了,而且水也活了,由原來的‘死泡子變成現在的‘活水湖。”李樹生介紹道。
在一套3枚的《查干湖》特種郵票中,除了“圣湖如畫”外,另外兩枚郵票的景象是“漁村冬景”和“冰湖騰魚”,展現的都是查干湖特有的漁獵生活和魚躍人歡冬捕忙的豐收景象。昔日的查干湖名氣主要來自于冬捕,而今卻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捺缽、夏賞荷、秋觀鳥、冬漁獵”的四季旅游發展格局已初具雛形。
今年夏天,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報道團來到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在查干湖畔,《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見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萬畝荷花惹人醉”的迷人景象,走過長長的棧道,坐上一條游船,與總幅員面積506平方公里、水面面積420平方公里的湖水來一場親密接觸,更多的驚喜接連映入眼簾、傳至耳畔:碧水與青草相依相融,完美結合;無數只鴨子悠閑地游走,不時發出嘎嘎的叫聲;成片的蘆葦蕩隨風搖曳,里面或許還藏著正起舞賣萌的天鵝……
查干湖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調研時親臨查干湖,實地視察水域保護和污染防治狀況,并作出“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為深入推進查干湖保護與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從吉林省到松原市,再到前郭縣,各級黨委和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查干湖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加強生態保護和發展生態旅游并重,項目建設、節慶籌辦、景區管理、5A創建、漁業發展等各項重點工作齊頭并進,堅決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
趙勇告訴《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除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外,切實做好查干湖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開發建設工作,還離不開規劃體系的完善、項目建設的全力推進、查干湖5A級景區創建工作的啟動,以及玉龍濕地項目的實施。
高標準、高品質的規劃為查干湖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建設工作提供了指引。查干湖開發區區域四至范圍經省政府批復,為查干湖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由北京巔峰智業公司負責編制的《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5A級景區創建規劃》和《查干湖生態旅游專項規劃》也相繼通過審批,為查干湖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建設繪制了藍圖。同時,自治區也相繼出臺了《查干湖治理保護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堅持多規合一,這為查干湖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有了完善的規劃體系后,查干湖將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啟動了42個項目,其中查干湖生態小鎮方面共有19個項目,由前郭縣統籌推進。投入資金20億元建設查干湖水質提升項目11個,查干湖5A級景區創建項目12個,目前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建成后,查干湖的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水平將再上新臺階。
在查干湖5A級景區創建過程中,編制查干湖景區名錄、查干湖景區四至圖、旅游景區游客意見調查表,拍攝查干湖創建5A級景區資源介紹片,高標準設計景區標識,推進景區管理標準化建設等一系列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為了進一步改善查干湖生態環境,玉龍濕地項目也及時地啟動了。占地面積1500公頃的該項目是查干湖水質提升的重點項目,主要對查干湖景區內的224個區塊內810公頃水田和安代路右側587.8公頃土地實施退耕還濕,恢復濕地功能,并實施邊坡生態化防護工程,栽種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生物降解改善水質的同時建設濕地景觀,今年種植荷花700公頃200萬株。
“接下來,我們還將圍繞濕地文化建設蘆葦迷宮、荷花觀賞、竹筏船屋、濕地水寨、沙灘浴場等生態旅游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談及未來,趙勇信心滿滿。
隨著查干湖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查干湖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不斷攀升,2006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09年入選吉林八景,成為吉林省“東游長白山、西品查干湖”旅游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作為郭爾羅斯草原上最耀眼的明珠,查干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符號和生態旅游品牌,遼金文化、滿蒙文化、漁獵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石油文化交融共生,“春捺缽、夏賞荷、秋觀鳥、冬漁獵”的四季旅游發展格局初具雛形。查干湖的魚舉世聞名,曾被《舌尖上的中國》重點推介;查干湖冬捕更是冰上奇觀,祭湖、醒網、鑿冰、撒網,數萬斤鮮魚脫冰而出。為了傳承這一古老的漁獵方式,松原市每年都會舉辦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八屆。查干湖冬捕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冬捕節榮膺“全國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稱號。
這些年,張文作為查干湖漁獵文化第20代傳承人和冬捕的“大把頭”,每年都要在漁獵節上唱主角,主持祭湖儀式。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查干湖時,張文作為漁民代表向總書記介紹了查干湖的發展和漁民的生產生活情況,也親耳聽到了總書記對推進查干湖保護與發展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此后,他對查干湖和自己的事業有了新的理解。“這片水域特別值得珍視,它不僅有豐富的物產,還是美好的生命家園,持續穩定地為眾多生靈提供安全感、幸福感和無盡的歡樂。漁獵文化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打魚方法,這里邊還有深奧的道理,要不斷地傳承、豐富和發展,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張文說,不用機械化、用大眼網、休漁期禁捕、捕撈量小于投放量,這四條生態保護紅線,如今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位漁場職工的心底。
就這樣,有了水,有了良好的生態,也就有了可靠的漁業生產;賣了魚再把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用于堤岸加固、河區疏通、環境營造、水質改善……水活了、魚肥了,游客也來了。張文和老伴經營起了260多平方米的“活魚城”,近幾年,他的收入穩步提升,每年都能實現20%的增長。
近年來,松原市堅持以全球視角謀劃查干湖發展,立足吉林西部旅游大環線的重要節點,聘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高標準編制生態小鎮規劃。據長山鎮黨委書記、小鎮辦主任張國興介紹,查干湖生態小鎮項目共19個,總投資34億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厚植查干湖生態底色,促進生態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級生態小鎮。
查干湖北棲小院民宿經理辛志強因查干湖的美麗而來,他相信,生態發展得越來越好,自然會吸引很多游客到查干湖來游玩,游客多了,便會帶動民宿餐飲服務業的發展,查干湖畔人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兩年前,生態環境部命名16個地區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前郭縣赫然在列。生態環境部希望,獲得命名的地區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提升生態產品供給水平和保障能力,創新生態價值實現的體制機制,打造綠色惠民、綠色共享品牌。
前郭縣的探索表明,守護好綠水青山,一年四季都有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