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傳芝
摘 要:互聯網的出現,催生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使得我國的媒體行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客戶的定位更為精準。紙媒作為傳統媒體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一種媒體,在融媒體的背景之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生新聞也因此成為讀者最為關心的內容之一。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在多方面的沖擊下,紙媒的民生新聞如何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生存、發展?本文就融媒體時代報紙民生新聞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提出創新融媒體時代創新報紙民生新聞的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報紙;民生新聞;挑戰;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2-00-02
融媒體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和傳統媒體的一種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促進各種媒體之間的互動,實現各類資源的有效互動、共享以及宣傳。這是一種新型的媒體的傳播方式,也促進了整個媒體行業的轉型和發展。報紙民生新聞通常包含采訪環節、寫作環節以及編輯等各個內容,在融媒體時代創新報紙民生新聞,不僅能夠更加快速并準確地為民眾傳遞信息,也能更加快速、精準幫助社會集中解決存在的焦點問題。
一、融媒體時代報紙民生新聞面臨的挑戰
(一)傳統單一傳播介質,影響了受眾群體的發展
傳統的報紙,傳播信息主要是通過文字的形式呈現,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中國的傳媒行業進入“戰國時代”,舊的傳播格局被打破,單一傳播介質已經不能吸引讀者,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新聞行業都在積極的和其他媒介進行合作,每種媒體都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
作為傳統媒體的紙媒,在這種形勢下,如果不借助融媒體的東風,創新新聞的生產以及傳播模式,對新聞的內容進行精細化的處理,必然會使得受眾群體逐步減小。由此可見,在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所面臨的第一大調整就是打破單一傳播介質,實現多元化媒介的整合。
(二)傳統報紙民生新聞的挖掘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傳統的報紙,民生新聞的信息源有相對固定的渠道,比如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單位,讀者來電、來信、來訪等;新聞的制作也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想要將新聞進行傳播,也必須要通過專業的媒介才可以實現。而融媒體時代到來之后,民生新聞無論是在獲取方面,還是制作方面都迎來了重大的改革。群眾既是受眾者,亦是民生新聞的貢獻者,在新聞領域中每一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傳統紙媒在這種現狀下,如果還采用固有的方式去挖掘民生新聞,必然會使得新聞的刊登較為滯后,影響了傳統紙媒的發展[1]。
(三)缺乏對民生新聞的深度報道
一篇好的民生新聞除了會報道新聞的事件,同時還可以通過事件弘揚黨的主張,舒緩公眾的情緒。而想要做好民生新聞的深度報道,則需要記者、編輯深入到群眾的實際生活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展現,這樣的新聞最終才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但是傳統的報紙,記者、編輯深入基層主動性有待加強,力度不夠,對基層的了解不夠深入,這也使得最終寫出的稿子不能很好地和讀者產生共鳴。除此之外,一篇好的民生新聞更應該張弛有度,抓敏感、抓現象、抓社會問題,這也是傳統報紙民生新聞所欠缺的。
(四)新聞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融媒體在快速的發展,新聞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產品的傳播途徑、創新度、用戶滿意度等各個方面。例如,從新聞的創新方面來看,在民生新聞中要適當地整合視頻、音頻以及圖片,在報道時要突出新聞的意義。從傳播方式來看,打破傳統單一介質平臺的傳播模式,實現多元化的傳播方式,比如將報紙上與民生相關的新聞投放到網站上、手機APP等。從用戶管理的角度來看,媒體想要獲得發展,就必須要保證用戶的滿意度,堅持受眾轉為用戶的基本模式,提高民生新聞的受眾群體。
二、融媒體時代創新報紙民生新聞的策略
(一)從民生熱點出發,合理選擇民生的話題
社會在快速的發展,各類社會矛盾問題也開始顯現,這涉及很多內容,比如住房問題、就業問題等,這都與人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這些內容就是民生的熱點內容。報紙作為傳統媒體中最具有說服力的媒體,就應該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圍繞大家關注的這些民生熱點,合理選擇民生的話題。同時做好新聞的把關人,用公正的態度去看待事件,引導輿論,提升大眾對紙媒的信任,將紙媒更好地發展下去。
(二)拓展報紙民生新聞的內涵,發揮出新聞媒體的警示性作用
作為一名專業的報紙新聞記者、編輯,必須要了解,民生報道并不是將新聞傳播給受眾即可,還需要發揮出新聞本身的作用,比如輿論引導,只有形成一定的影響力,才會引來更多的受眾群體。這就需要報紙記者、編輯深入分析民生事件,多關注百姓的內心以及情感,必要時候可以開展社會調查,從生活實踐出發去選題、去豐富內容,發揮出民生新聞的價值。其次民生新聞也可以發揮出其警示性的作用,比如當下生態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這和人們的生存環境、生活質量是息息相關的。通過報紙將生態環境問題傳播出去,除了讓民眾了解到當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之外,也能發揮出預警作用,提高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保護意識。另外在報紙內部可以設置一個板塊,專門收集民生問題,定期整理并將大家的意見展現出來,體現出報紙媒體的人文情懷[2]。
(三)創新民生新聞策劃,提高百姓話語權
傳統的報紙在報道民生類的新聞時,要以信息數據為基礎,科學做好規劃。例如某些重要會議召開之前,報紙就應該做好專題討論的準備,多維度視角進行報道,擔負起民生新聞傳播正能量的責任。尤其是當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很多新的問題開始顯現,在報道民生內容時,不僅要注重真實性,同時要從國家和民眾多角度報道,提高百姓表達的權利,實現和民眾的互動。
(四)加強和各媒體之間的融合,實現多維度信息的傳播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的報紙是一個挑戰。只有勇敢的迎接,才能夠促進報紙的真正轉型。首先,對新聞報道的形式進行優化,傳統的報紙是以單一的文字展示民生新聞,這也導致很多的受眾體開始轉移,因此,可以在新聞報道中融入二維碼、圖片等信息的元素,提高受眾閱讀的興趣。其次,通過分析民生新聞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獲取的渠道的偏好,加強新聞和新媒體的融合,通過報紙上二維碼,或者是其他APP的宣傳,多維度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
三、結語
總而言之,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報紙民生新聞迎來了挑戰,報紙民生新聞必須要創新,才能夠迎來新的發展。首先要從民生熱點出發,合理選擇民生的話題。其次需要進一步拓展民生新聞的內涵,將民生新聞的警示性作用充分的發揮。另外,在策劃民生新聞時,要注重創新性,不僅要從政府的角度,同時,也要從百姓的角度去闡述內容,提高百姓在新聞中的話語權。最后要加強和其他媒體之間的融合,實現多維度信息傳播方式,促進報紙民生新聞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海金.融媒體時代的報紙新聞采編探究[J].新聞前哨,2019(12): 41.
[2]林琴.新媒體時代報紙民生新聞創新探索[J].中國報業,2018(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