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琪
摘 要:電影《戰狼》系列的問世和《流浪地球》的上映,無論是從口碑還是票房上來說,可謂是節節攀升,令人叫好叫座。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創意文化產業,憑借其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彰顯出了極大的文化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隨著我國文化實力的不斷提升,電影市場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國產電影市場自身的發展與開拓,不同類型之間的相互滲透以及電影劇本對于本土化故事的創新,成為當下國產電影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高度商業化浪潮發展的刺激下,國產電影如何實現國際化傳播,建構其電影品牌意識,提升國產電影工業發展的市場競爭力,這成為國產電影工業生命久遠與否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國產電影工業;敘事模式;民族認同;發展潛力
中圖分類號:J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2-0-02
一、引言
近年來,國產電影工業市場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從《戰狼》系列到《流浪地球》,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可謂佳作頻現。國產電影運用多元文化元素,重視電影工業技術發展給觀眾帶來的視覺盛宴,同時也在不斷探索中逐漸找到了新時代文化表達的有效途徑,國產電影在國家化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等不同維度下進行敘事,也在不同程度地涉及當下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突破文化壁壘,試圖通過“中國故事”構建人文精神,樹立國產電影在世界電影中的大格局的民族認同感。
二、好萊塢敘事模式的演變
隨著我國經濟的崛起,電影工業技術提升,國內外文化的交互融合,《戰狼》系列和《流浪地球》等電影的出現打破了國產電影工業發展持續低迷的狀態。努力將類型電影模式與社會文化價值相契合,呈現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故事脈絡,探索國產電影工業市場新發展,在全球化語境下尋求商業化電影與藝術表達的有效途徑。
從電影的誕生到好萊塢電影的興起,百年電影的發展歷程中,人們一般認為成功的好萊塢電影來源主要有類型電影、制片廠制度、明星制這三大要素,除此之外還是商業與藝術的高度契合,殊不知好的故事敘事才是制勝的關鍵法寶。電影《戰狼》系列、《流浪地球》的敘事模式則是充分利用了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模式,構建中國故事。如果說電影《戰狼》當中“戰狼”的標志象征著一種精神,一種強調狼以團隊合作,而不是一個人逞英雄,炫耀個人能力。以英雄人物為中心推進故事的敘述方式,提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理念。電影《戰狼2》把鏡頭聚焦在了非洲大的文化傳播語境下,為了營救在非洲的中國同胞,英雄冷鋒在沒有武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孤身和非洲雇傭軍展開激烈交鋒,歷經千難萬險成功解救同胞,也完成了報仇。電影大部分還是借鑒了好萊塢戰爭片的敘事模式,其中主人公用自己的手臂作為旗桿的故事情節,體現非洲人民對于中國人的友好,也彰顯了大國崛起的情懷,國家對公民的責任擔當,增強了其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以往的國產電影很少涉及末日等科幻題材,《流浪地球》講述太陽正在急速老化,持續膨脹會給地球帶來滅頂之災。因此,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將地球推至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并不是以某一個人的勝利為依托,而是帶有鮮明的集體主義,第一次以中國視角展示中國文化中的未來觀念,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情懷。而電影《戰狼2》和《流浪地球》則隱含了一種新的意識形態,改變了以往人們印象中集體主義和個人的關系,它更多強調的是集體對于個人的保護。動作、懸念再加上快節奏的剪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成為類型電影新的里程碑。但不能把電影《戰狼》系列、《流浪地球》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好萊塢軍事片中的個人英雄簡單等同起來,《戰狼》系列、《流浪地球》的成功是和它們所處的特定時代發展需要以及政治文化語境相吻合的。
三、國產電影構建其民族認同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其劇本必定在“三情一線”的塑造上也是成功的,即情節、情趣、情感和故事線,而“三情一線”的串聯首當其沖的便是劇中的主人公。電影《戰狼》系列、《流浪地球》則是在全球大文化語境下講述中國故事,作為電影中的英雄人物和主人公,他們身上也必然肩負著一使命感,傳播具有民族認同功能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主人公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也不是高大全的政治文化符號,導演也在思考當下的觀眾“口味”,他們希望看到什么樣的英雄,什么樣性格的人物更具有典型性。從《戰狼》系列、《流浪地球》中,我們看到了國產電影塑造了更立體、接地氣的人物形象,主人公開始以幽默詼諧、正義當中帶有叛逆,甚至是有些缺點的多樣化性格呈現。民族認同是電影受眾對國產電影的觀感與個體解讀,《戰狼》系列更多承載著民族主義情感,彰顯了大國崛起的民族主義。《戰狼》以一個英雄人物為中心推進故事的展開,冷鋒在一次行動中違抗軍令,要被開除卻意外得到了特種部隊戰狼的接納,整個影片中人物從痞性十足逐漸成長為一個遇事敏捷、戰術高超的軍人。其中中越邊境線作為影片的高潮發生地,在浴血奮戰一決生死的打斗中,觀眾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懷瞬間被點燃。
《戰狼2》冷鋒遠走他鄉來到非洲為了替自己的女友報仇,卻在亂世中成為保護海外華僑的英雄人物,影片中他用自己的手臂做旗桿,擎著國旗穿越紅巾軍的重重火線,人物得到了升華。當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以及在國旗的庇護下海外同胞得以平安歸國的那一刻,我們熱血沸騰,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影片呈現出了濃郁的中國特色,其中的餃子、中國結、麻將等元素貫穿全片。在災難面前,父子、兄妹、爺孫之間親情的守護,隊友之間的兄弟情義表達得淋漓盡致。《流浪地球》不是以個人的成功為目的,而是以守護地球,保衛人類共同家園的方式進行人類自救,電影當中的“家國”情懷也是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價值觀念。
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積淀,決定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中華民族精神中對集體、故鄉、泥土等有著很深的眷戀,而這些意象的表達都濃縮在影片中。影片《戰狼》系列、《流浪地球》中對這些家國情懷的細節描寫讓觀眾從傳統的民族文化中找到精神依托,從而形成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影片中的家國情懷超越了國籍、種族,是出于人性的善,是一個有擔當的民族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民族超越其他民族的核心展現,這就是國家力量的象征,而這些是民族認同到國家認同的升華。
四、國產電影工業的發展潛力
近幾年,隨著國產電影工業的完善,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產業鏈式的發展要求,國產電影朝著更高的標準發展,《戰狼》系列、《流浪地球》電影的票房說明國產電影更加趨向商業化的發展模式,而這種發展模式的成功離不開營銷宣傳。利用融媒體資源和媒介平臺提前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擴大線上、線下的宣傳知曉度已經成為當前國產電影工業化的宣傳模式之一。將藝術化與商業化融合,加強營銷宣傳與明星效應。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機,電影從業者需要按照觀眾的不同需求做出滿足,越來越多的電影生產經營者傾向于電影在上映之前制作更多的話題、噱頭來達到造勢的目的。
目前通過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各種移動終端傳達給消費者更明確的有關電影和演員的信息,甚至通過一系列見面會、分享會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刺激潛在的觀眾進電影院觀看。國產電影工業不再停留在單純的預告片這一營銷手段,而是從生產—發行—放映等環節進行市場的細分,整合營銷資源,強化電影商品意識。
一部電影的成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耗資巨大的特效場面、演員的表演、電影工業技術水平的升級等,但最關鍵的是好的敘事,因為敘事是一部影片的靈魂。故事的講述必須要推陳出新,不拘泥于翻拍、改編上,電影《戰狼》系列、《流浪地球》在全球化語境下講述故事,探索中國的大國意識和崛起后的價值體系。好的敘事會營造戲劇沖突來滿足觀眾的審美期待,通過敘事將故事情節層層推進,不斷擴寬國產電影的發展空間,從而完成主題升華,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榮譽感。
國產電影講故事的水平在提高,即使是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故事被重新塑造后,也會令人耳目一新,這說明國產電影再進步、再創新,例如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是中國人都熟悉的神話故事,被賦予了全新的敘事,顛覆了傳統的哪吒形象,深受觀眾的喜愛。所以即便是經典的神話,只要它的敘事有趣、生動,跟我們當下的時代充分融合,也是能夠創造票房奇跡的。
五、結語
國產電影工業的發展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并且發展的勢頭越來越猛,無論是《戰狼》系列、《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的票房的可觀都說明了國產電影產業的崛起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展。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政府政策的扶持,我們看到了國產電影工業的發展既有優勢又有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的電影工作者不斷完善電影敘事,講述好的中國故事,提升電影品質,達到商業和藝術的共贏,向世界展示好的國產電影形象和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劉正山.《戰狼》對主旋律電影市場化的啟示[J].中國電影市場, 2017:9.
[2]孫燕.跨國想象與民族認同: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影視文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3]劉爽.新媒體語境下的電影產業對我國傳統電影產業發展模式的影響[J].視聽,2017.
[4]宋強.國產電影工業的國際化發展[J].現代電影技術,2017,(003):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