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川東

[摘要] 目的 全方位了解當下高校新生身體健康情況,為學校的軍訓與教學提供相關的依據。 方法 方便選擇2018年1—12月某高校入學的4 500名進行體檢,判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其中男生2 345名,女生2 155名。 結果 根據數據的分析研究能夠判斷出影響新生身體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視力水平、肝功異常、胸部X光異常現象,并且一部分學生的體質肥胖現象也對健康具有一定的影響,過度肥胖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身體健康,也是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高校在進行學生體檢的過程中應當對相關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根據學生的體檢結果給予相應的重視,在日后的教育教學進程中能夠深入分析,做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和保健工作。
[關鍵詞] 高校;新生;體檢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94.3;G647.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c)-011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hysical health of freshme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basis for the military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the school. Methods A total of4,500 cases enrolled from Janaury fo December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of the students, including 2,345 male students and 2,155 female student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data, it can be judg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new students are the level of vision,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bnormal chest X-rays, and the physical obesity of some students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health. Excessive obesity not only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students, but also a high-risk factor that causes some chronic diseases,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normal study and lif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nalyze the relevant data in detail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and give corresponding attention to the results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they can analyze in depth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health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eshmen;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alysis
高等院校中入學新生的身體健康檢查是教育部門、衛生部門、高等院校等共同要求完成的,這項檢查能夠表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情況,同時能夠顯示出學生的疾病情況,是當下進行疾病預防控制的主要手段,也能夠為其提出一定的科學依據。因此,進行新生的身體素質檢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結和掌握新生身體健康的規律和形式,制定相應的衛生保健措施,并且以此為數據研究基礎,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降低高校大學生的疾病發生情況[1]。在該文的研究中將針對某高校中2018年度新生的身體素質檢測情況進行相應的分析和研究。方便選擇2018年1—12月某高校入學的4 500名進行體檢,判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其中男生2 345名,女生2 155名,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方便選擇2018年間某高校入學的學生進行體檢,判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其中學生的總數為4 500名,男生2 345名,女生2 155名,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8歲。
1.2? 方法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規定的相關方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檢驗檢查,檢查的過程中遵守相關的規定,保證檢查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1.3?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新生體檢中存在一定不健康現象(低血壓、肥胖與超重、調血壓、色弱),相關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類型生活習慣構成的比較
學生中存在的吸煙、不喜歡體育運動、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數較多,在本屆學生的相關數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數據研究結果
與我國以往的高校新生體檢結果分析研究相關文獻[4]對比,武漢某高校2016年新生體檢研究結果分析全部檢查結果正常1 677人(占67.11%),其中發現至少有1項是異常822人,檢出率為32.68%;高血壓、轉氨酶升高、肺部陰影、心臟疾病等器質性疾病的檢出率不高,低血壓、超重與肥胖、色弱的檢出率高于器質性疾病的檢出率;男生前5位異常結果檢出率高于女生;有吸煙行為的學生體檢異常率(25.45%)高于不吸煙的學生(5.78%),有良好飲食習慣的學生體檢結果正常率(95.45%)高于不良飲食習慣的學生(90.28%)。
在該次的研究中能夠看出,新生體檢檢查出存在不健康現象的人數較多,其中男生與女生相比不健康人數更為明顯,男生吸煙人數占比為38%,不經常運動人數占比38%,具有不良習慣人數占比22%;女生吸煙人數占比為7%,不經常運動人數占比8%,具有不良習慣人數占比14%。雖然相比之下女生體檢結果較為理想,但是大一新生的身體狀態和身體素質均較弱。
學生中存在的血壓問題人數較多,并且其中以高血壓為主要代表,在肥胖與超重方面也具有明顯的數據問題,證明學生中存在的肥胖人數較多,能夠判斷學生中大量缺失身體鍛煉,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色弱問題也成為了學生成長和發展中的重要影響,不利于學生在社會上的全面發展和提升[3]。并且身體較為肥胖的學生人群與高血壓學生人群之間也具有相應的聯系,由于學生的血壓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肥胖現象發生,并且學生的肥胖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自身的血壓情況[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肥胖對高血壓的影響,是通過增加血容量負荷、胰島素抵抗、外周阻力血管變化、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心房利鈉素的變化以及類固醇激素的差異等因素導致的,這些因素對高血壓的發生和加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較厚,會使毛細血管大大擴充,增加血容量,血液循環量也相對增加,從而增加了血容量的負荷。在正常心率下,心搏出量大為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長期過重,會誘發左心肥厚,導致血壓升高[5]。
值得注意的是色弱問題也成為了學生成長和發展中的重要影響,不利于學生在社會上的全面發展和提升。用眼不健康,視力的問題也十分嚴重。學生近視現象的高發與現在的健育方式有關,只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不注重身體素質有關,另外一點原因是現在電子產品,上網,游戲,熬夜,手機使用頻率過高,學生不注重健康用眼有很大關系[6]。
學生中存在的吸煙、不喜歡體育運動、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數較多,在該屆學生的相關數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高校體育教學反思
高等院校中入學新生的身體健康檢查是教育部和高校等眾多教育部門、衛生部門等共同要求完成的,該項檢查能夠表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情況,同時能夠顯示出學生的疾病情況,是當下進行疾病預防控制的主要手段,也能夠為其提出一定的科學依據[7]。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進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主要是注重對體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居于絕對主導的地位,學生在教師的要求和規定下進行體育學習,這種教學形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對一部分體育動作進行示范表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反復模仿和重復,最終能夠掌握體育運動方式。但是殊不知在多次的模仿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消磨,阻礙了學生自由追求體育運動,提升自身身體素質的教學初衷。即便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促進學生掌握體育運動能力,也一定程度上背離了我國中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8]。
由于傳統的教學形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重視不足,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并未保障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有效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的時間較少,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現象,并且尊重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給予學生身體素質極大的鍛煉和提升,獲得體育學習的身心愉悅感和充實感。在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貫徹落實這一教學理念,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效探求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進而充實體育教學課堂,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緩解學生對于體育學習較為枯燥乏味的心理感受。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水平的逐漸升級,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中學生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都已經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導致高校生出現了不能吃苦耐勞、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雙低”的現象。并且高校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靜止狀態在學習,這就導致高校生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十分理想。當高校生面對高強度的體育訓練,難以順利完成教師的設定的學習任務,并且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的身體素質較低,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擔心同學之間的比較和嘲笑,逐漸喪失了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造成體育教學難以順利開展[9]。
高校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研究班級內不同身體素質學生能夠承擔的體育運動強度,有效調整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保證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選擇適合自身的鍛煉內容。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階段授課的形式,全面提升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體育運動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設定較為簡單的學習內容,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建立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也能夠有效提升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夯實學生投身體育學習的決心。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教學內容設定的有效性和靈活性,盡可能對學生提出可以機動轉變的教學目標,降低硬性指標的規定和安排。避免學生由于不能夠順利完成訓練任務的自卑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受到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影響,教師在進行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重點在于追求更加標準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動作的反復模仿,達到課程標準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中學體育教師應當明確的是中學體育教學并不是將大量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強加在學生中,而是應當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意識和需求。即便是針對能力具有一定差異的學生,教師也應當設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相應的理解和幫助。
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授課階段,應當逐漸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性格特點、心理變化。以此為基礎,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傾聽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劃分不同任務,選擇適合學生的運動方向,有階段性和計劃性地結合課堂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德育教育中選擇具有組織領導才能的學生,培養其組織能力,促使其養成著眼全局的廣闊視角;選擇心思細膩的學生擔任全場調配,培養其協同配合的能力。同時,注重每一個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建立和培養,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冷愛枝,丁曉彤,肖輝,等.新疆某高校研究生新生體檢結果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6,31(6):38-40.
[2]? 宋中華,李淼,周金華,等.2010-2012年某高校研究生新生體檢結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4,18(4):645-648.
[3]? 余英.重慶某高校2016年入學新生體檢異常情況分析及護理[J].特別健康,2018(23):186.
[4]? 梁亞榮,朱香英,程紅霞.武漢某高校2016年新生體檢結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7,39(7):805-808.
[5]? 連彬.某高校新生體檢血常規檢查結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3):3358-3359.
[6]? 張瓊,黃曉飛,張冬梅.2015-2016年湖北省某高校少數民族大學新生入學體檢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14):2597-2599,2604.
[7]? 高雙英.某高校新生與畢業生體檢肝功能異常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5(5):669-670,680.
[8]? 孫曉榮.2010-2014年某高校本科新生入學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5,29(5):336,339.
[9]? 苗高潮.寧夏某高校2319名入校新生超聲體檢結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6(3):238.
(收稿日期: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