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
摘 要: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特色發展需要學校精準定位,建立特色項目。文章介紹了兩所學校的辦學經驗與特色發展項目,為普通高中辦學特色發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關鍵詞:普通高中;特色發展;精準定位;關注
中圖分類號:G639.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5-0023-02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2年,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將進一步完善,以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屆時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會基本形成。因此樹立全面發展理念,深化普通高中辦學特色建設,就成為當前普通高中辦學的重要任務。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特色發展需要學校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尋求并建立特色項目。當前全國許多學校學習河北衡水中學、江蘇洋思中學等學校,一個地區幾百所學校推廣一種模式,顯然存在弊端。筆者近年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學與福安市高級中學任教,發現這兩所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生源狀況完全不同。下面以這兩所學校的辦學特色項目定位與發展為例,為普通高中的辦學發展提供一些思路。
在實踐中,通過對學校資源的調查,分析對普通高中特色定位產生重要影響作用的系統性因素,提煉學校的特色項目,以特色項目建設為特色發展的重點,為建設特色普通高中厘清思路。
一、特色項目要關注學校的辦學條件
辦學條件主要包含硬件與軟件情況,硬件是指學校的設施、學校的面積、學校的財政狀況、學校的規模等,軟件是指學校的文化背景與管理制度,特色發展項目要區分是優質學校還是薄弱學校,要量力而行,使特色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福安市第一中學是首批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曾獲得福建省高考紅旗一面、國際中學生數學奧賽金牌兩枚,培養了四名省高考狀元,這是一所以福安市尖子生生源為主要對象的普通高中,優越的辦學條件與辦學基礎使該校堅持為拔尖創新人才奠基,確定實行以“超常培優教育”為特色發展,堅守英才教育的價值追求。福安市高級中學,創建于1984年,是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生源結構處于一般水平。經過近年發展,福安市高級中學成為全國群眾先進體育單位、全國射箭重點學校、福建省籃球傳統學校,其特色項目明顯。學校把培養“合格+特長”人才作為教育的價值追求,依據自身的條件,挖掘自身資源,其中體育項目主要以射箭運動為主,結合籃球、田徑項目,帶動藝術培養,確定了實行“差異教學,分類發展, 體藝結合,多樣發展”的特色發展。
二、特色項目要關注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針對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切合自身實際、富有特色的培養模式,才能讓每個學生在高中階段得到最大發展。福安市第一中學實施了“超常培優教育”,跟蹤三年,突出扎實的文化基礎,既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又注重學科特長的培養,逐步形成創新人才培養的明顯優勢,從而為具有發展潛質和特長的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福安市高級中學的教師根據學情精準教學,堅持差異教學的理念,在教學中尊重差異,立足學生個性差異,強調在教學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開發學生的潛能。學校成立高職分類升學班、文科班(歷史班)、理科班(物理班)、體育班、藝術班,實施選課走班教學,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三、特色項目要關注教師隊伍建設
要想特色項目在實施方案中“落地”,應加快自培與引進特色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應以教師的特長和專業發展來帶動學校的特色建設,不能離開教師隊伍建設搞特色,高素質、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特色建設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應成為學校特色建設的主力軍。福安市第一中學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名師團隊,學校依托名師團隊開發培優課程、改編國家課程、拓展地方課程,指導年輕教師上好特色課程。學校要求每位教師除了上好專業課程外,還要上好一門特色課程,帶好一個培優社團,為每一位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加充分的自由的空間,逐步打造人人都有一技之長的教師團隊,為特色項目的開展創造條件。福安市高級中學為教師特色的培育等方面鑄就了一個敬業愛生、團結協作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型教師團隊,體藝學科教師的專業素養迅速提升,體藝教研組也成為寧德市普通高中優質學科建設教研組。同時學校還與福安文體局、浙江杭州美術機構、福建廈門與福州藝術機構等專業機構加強合作,整合全社會特色人才資源,力爭將特色項目做實做大做好。
四、特色項目要關注課程體系創新
根據培養目標、特色辦學定位加強課程建設,優化課程結構,創新課程體系是學校特色發展的重要體現;構建多類型、多層次、可選擇的特色課程體系是實現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核心,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福安市第一中學 “超常培優教育”在課程設置方面獨顯特色,除了高中各類必修、選修課程外,還增加了數理化生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選修課程、藝術技能選修課程、演講口才素養課程等特色課程。其中,數理化生學科競賽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動手能力為重點,增加實驗課時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加強與大學的合作,探索建立高中學生數理化生學科的大學先修制度;語文學科則以閱讀和寫作為特色和重點,同步推進學科建設;英語以閱讀、寫作、聽力、會話為主要教學目標,加強學生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開設硬筆書法和演講口才的訓練課,形成多樣化、創新化的可選擇特色課程體系。福安市高級中學依據體藝結合、多樣發展、完善特色教育的組織和管理,開展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化研究,打造了體育、藝術教育的課程品牌,學校本著普及與特長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共享高品質的體育、藝術教育課程。學校加強學生體育技能和藝術素養的培養,要求學生至少有一項體育愛好或一種球類的技能,學會演奏一種樂器或學會一定的繪畫技能,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藝術熏陶陶冶情操,從而促進每名學生和諧發展。
五、特色項目要關注教育質量
學校創特色其實就是創優的過程,就是學校給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的過程。福安市第一中學經過數年的努力,通過特色發展彰顯成效,每年有多名學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100名以上學生被985院校和世界名校錄取,高考一本率達70%。福安市高級中學經過數年的努力,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學校射箭隊在福建省第十六屆省運會中榮獲三金一銀的佳績;在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類專業省級統一考試中,學生的專業分數在福建省排名200名以內的學生達5人,其中文史類有一名學生的專業排名為全省第一;校田徑隊連續三年參加福安市田徑運動會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每年都有多名體育、藝術類學生高考考取了985、211院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志平.論中小學校辦學主張的凝練依據與路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1):99-101,120.
[2]丁麗云.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背景下的實踐創新[J].基礎教育參考,2017(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