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涉及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黨中央和相關政府部分高度重視農村地區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基于此對魯西北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進行調研,分析了魯西北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在村莊整潔、農村垃圾、農村污水、農村廁所、農村道路五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綜合治理路徑。
[關鍵詞]人居環境;治理;魯西北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1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一環,與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中共十九大報告就明確指出各地區要開展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公布,進一步明確了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的思路和具體目標,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也在不同的場合和地點多次強調,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意義重大,不同地區標準可以不同,但一個可以讓農民群眾享受的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是基本保障。魯西北地區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各地出臺各種具體政策措施,明察暗訪、因地制宜、目標明確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完善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縮小城鄉差距,各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明顯。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魯西北地區農村人居環境也存在地區差異,垃圾污水處理問題、臟亂差問題、村容村貌等問題在部分地區仍然比較突出,這與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是我們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的短板,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短板。全面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突出治理各種人居環境具體問題,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權益,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和重要任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有利于促進農村地區和諧發展、文明發展。
2魯西北地區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面臨的問題
筆者對德州市、東營市、濱州市、聊城市的農村人居環境進行調研,研究發現魯西北農村地區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莊規劃等長足發展。以聊城市為例,聊城市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上既有完善的整體實施方案,也有具體的分工措施,既有每個月的調度機制,也有每個季度的通報機制,而且創造性地開展“平清種增改”自主治理行動。2019年聊城市清理農村生產垃圾、生活垃圾133.8萬t,清理村內臟亂水塘1.52萬口,平整荒廢地、空閑地4033.33hm2。但是,整個魯西北地區的農村人居環境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村莊整潔方面
調研發現,魯西北農村地區村莊整潔方面存在差距,仍然有地區整體村容村貌情況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三清一改”、“三整一拆”工作開展的不到位,仍然存在不合規的搭建現象,部分村莊“臟亂差”,村容村貌有待改善;村內有較多的閑置房屋、廢棄房屋、倒塌房屋和殘垣斷壁,農村土地資源利用不充分,浪費嚴重,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也影響到整個村莊的美感。
2.2農村垃圾方面
走訪發現部分村莊仍然存在“三大堆”問題,垃圾桶基本配置齊全,但垃圾桶無蓋垃圾直接暴露、垃圾桶破損未及時更換、垃圾清理不及時、垃圾桶周圍蚊蠅廢物有異味等問題仍然需要治理另外建筑垃圾隨意堆放,柴木、秸稈、樹枝等堆放在房前、屋后、屋頂,動物糞便、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現象仍然存在。
2.3農村污水方面
通過走訪農村、農戶、農村小作坊發現,農戶生活用水排放較為隨意,或者直接傾倒在角落、河邊、溝渠,或者直接通過管道排入地底,未經過污水處理,對農村土地和環境污染較嚴重;部分村莊池塘里漂浮物、垃圾漂浮嚴重,清理不及時;養殖戶、小作坊污水排放量大,且隨意排放。
2.4農村廁所方面
通過走訪,發現魯西北地區廁所改革效果明顯,但是仍然有的村莊未完成改造,村莊里未參與改建的農戶較多,而且通過訪談發現農戶對改建后的廁所利用率低,一方面農戶反映為了應付而參與改建,另一方面農戶反映糞便處理麻煩。而且有的改建不達標,廁所改建后封閉不嚴、無頂的現象仍然存在,夏天仍然有氣味,冬天容易上凍,很多農戶家里旱廁和改建的新廁并存,傳統的旱廁主要由農戶自行清理,新建廁需要專門機器處理,清理存在不便、不及時現象。建立公廁的村莊不多,公廁存在的形式仍然以傳統的旱廁為主,在管理上存在缺陷,衛生條件較差。
2.5農村道路方面
魯西北地區堅持貫徹村村通,但是仍然有村莊未實現路面硬化,而且大部分路面硬化只到村里的主干道,村內部的小路仍未實現硬化,有條件的村莊自行鋪設村內道路,條件差點的村莊仍是傳統的土路。此外,路面鋪設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村莊路面寬度不夠,有的村莊路面已經出現破損,路面基礎設施不達標,安全標識缺失,路面排水設施不設置或設置不合理。部分村莊橋梁破損嚴重,未納入整改范疇,安全隱患較大。
3優化農村人居環境的路徑
3.1各地區要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
魯西北地區地域廣大,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色與不同的村容村貌、社會風氣和生活習慣。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工作旨在造福廣大農民群眾,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必須結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特點,充分考慮當地農民的意愿,融合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制定適合本區域的具體目標,解決當地的迫切緊要問題。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可以提高標準,建設更高水平的人居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可以按照農村人居環境優化總部署,逐步推進,對于一些即將拆遷的村莊可以暫不開展。各地區要深入調研了解本地區的短板,抓主要矛盾,重點問題重點突破。
3.2資金支持要到位
對魯西北地區的調研發現,無論是道路硬化不達標,還是污水處理不合格都與資金有關。農村地區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收入來源相對較少,所以資金支持是農村人居環境優化的重要保障。首先,地方政府的資金投入要到位、及時。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既有中央政府的補助、也有地方政府的投資,還有社會資金的支持,地方政府要統籌好資金渠道,可以發行相應的政府債券。其次,金融機構要發揮信貸支持作用,通過貸款政策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最后,各類企事業單位、村民個人也可以積極給與資金支持,捐款捐物。
3.3管理運營要到位
調研發現,農村人居環境項目開展以后,后期的運營維護也出現問題。道路破損未及時修,垃圾清理不及時的問題等都是與后期的管理運營有關。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成以后保障其長效運行需要進行長遠規劃。首先村莊建設整體規劃要合理,農民住房建設,危房改建拆除等要有規劃,農村生產區域與生活區域要分離,土地規劃要合理。其次要對已經建成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加強監管,責任到人、責任到戶,對村民進行專業護養培訓,做好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道路監護等工作。最后依靠村民的力量,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發揮基層民主自治組織的引領帶頭作用。
3.4驗收督查要到位
調研發現,魯西北地區相關政府部門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進程中,定期組織督導督查、明查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及時整改,效果顯著。在未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向更高層次推進的過程中,要組織專家對相關項目進行科學驗收。項目驗收完成前、中、后對項目的計劃組織實施等進行督導督查,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督導督查結果要定期向社會公布,并開展回頭看工作,查看是否整改。
[參考文獻]
[1]吳振林,李青賢.天津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策研究嘰現代農村科技,2020(02):105-108.
[2]趙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模式探討[J].農家參謀,2020(12):255-256.
[3]楊正宏.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構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鄉村科技,2020(03):33-34.
[收稿日期]2020-05-20
[基金項目]山東華宇工學院2018年度校級科研人文社科課題《鄉村振興視域下我國魯西北地區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研究》(項目編號:2018RW02)。
[作者簡介]王燕紅(1987-),女,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