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婷 張文飛
摘要:在經濟發展中,各行業對于水資源使用強度越來越強,水資源開發已經超出了負荷,造成了水資源環境惡化。通過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可以更好的對水資源進行保護,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主要對水環境監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探討
引言
水質監測工作在我國的水環境保護和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水質監測的結果能夠真實的反映出當地水資源的質量現狀和變化情況,同時也能夠為我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基礎,目前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水質監測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技術問題的,為此我們應制定出科學合理并且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從而清楚并且全面的掌握當地水資源中的污染物實際含量和污染變化規律情況,保證水質監測工作的整體質量,促進我國水資源保護工作的健康發展。
1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目的和內容
在水環境監測中,通過質量控制可以把監測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更好的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在水環境監測中,為了更好的對監測質量進行控制,需要對實驗室內部管理進行完善,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用合理的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需要做好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還需要做好采樣過程中外部質量控制,從而更好的對水環境進行監測。
2水環境監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標準規范
在水環境監測中,相關的標準規范還不夠完善,更新不夠及時,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一定影響。在水環境監測中,由于相關標準規范不夠完善,更新不夠及時,導致監測機構人員工作中不夠規范,相關責任不夠明確。在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可以選擇的質量控制技術比較多,但是相關標準沒有對這些質量控制技術進行明確分類,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只能憑經驗來選擇相關的控制技術,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了一定影響。
2.2? 水環境監測管理缺乏統一性
在水環境監測中,監測管理缺乏統一性,對水環境監測質量產生了影響。在水環境監測中,都根據管理需求建立有針對性的環境監測網,但是由于水環境監測網絡缺乏統一的管理,導致各部分劃分不夠精準,監測內容存在重復現象,出現了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另外在水環境監測中,由于監測內容比較復雜,所以在監測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對于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產生了很大影響。
2.3? 水環境監測儀器落后
我國對水資源污染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水環境的監測也不夠重視。因此,政府機構沒有在這項工作上投入足夠的資金。采購或自主研發的設備均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監測樣本數據的過程中,相比一些發達國家成套水環境質量的監測設備和技術,采用的監測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后,在中國,這樣獲得的結果的精度低、監測技術也需要改善。監測儀器的先進性直接關系到水環境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準確性。只有準確可靠的監測結果才能真正反映區域水環境質量狀況,才能更有效地開展監測質量控制工作。
3水環境監測工作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3.1? 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在對水環境的監測工作進行質量控制的過程中,對于負責此項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還應做好對其的培養和培訓工作,可采取參觀交流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考核和定期組織專題培訓講座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也可以實行一定的獎懲制度,讓他們認識到在專業領域獲得資格認證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能。另外,國家和各省市的環保部門以及相關企業還應加大對水環境保護工作的投入力度,借鑒國外先進的水環境監測工作的技術和儀器設備,并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他們能夠熟練的應用這些技術和設備,并且也要做好對監測設備的維修和養護工作。
3.2? 確保樣品的采集水平
對水環境的監測工作進行質量控制時,應充分認識到樣品采集這一環節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制度進行作業,切實有效保證水樣的采集水平,根據監測區域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采集工作,保證所采集樣品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和多樣性。工作人員應能夠全面掌握采樣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實際情況,科學論證并確定好樣品的采集深度、采集方式和采樣次數,如果進行的是分類采樣或是分區采樣,嚴禁樣品之間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做好樣品的儲存和運輸工作,當需要與實驗室進行樣品交接時,應對樣品和交接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保證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效果,提高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3.3? 完善水質異常分析報告制度
完善水質異常分析報告機制,加強數據審計和管理。水環境監測中心每天12點前對各監測點的實時數據進行審核并上傳到中國環境監測站。同時將單獨數據的結果發送到各個監測點。結合各監測點的水污染防治、氣候變化、突發事件等分析本月水環境質量橫斷面。在某一段的集水區內,可用臨時替代段監測水環境污染控制。該監測點應提前兩個月申報,更換時間不應超過三個月。延遲將無效。面對數據造假,相關單位應立即圍繞部門開展盤點工作,核實和監控數據造假行為,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3.4? 建立相關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并引入第四方監理
建立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質量監督機制。監測機構的質量檢查應當定期采用盲樣評價和實際水樣比較,監測機構的監督檢查應當不定期采用遠程抽樣和飛行檢查。建立資金支付與運行考核相結合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定期對監管機構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監管收費的主要依據。同時積極引入水環境監測的第四方監督,對水環境監測的整個步驟和過程進行監督和監督,杜絕數據造假的發生,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3.5? 健全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控制法規
要想真正的做好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工作,那么健全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控制法規就是其重要基礎,工作中面對各類問題的發生,并且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好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內容,我國的相關部門就必須出臺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保證水環境的整體監測質量,保護我國的水資源。
3.6? 保障環境在線監測技術的資金需求
環境在線監測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還處于初期的起步階段,所以在很多地區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配套設備,所以我們需要在不同的區域建立配套設備,保證在線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要加強在線監測技術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力度,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來為后續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此外,在環境在線監測技術方面我們國家還應該提高研究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前沿的科學技術成果可以被應用到環境監測當中來,保證環境監測工作可以順利地開展下去。
結語
施工期、運行期進行環境監測,為污染控制、環境管理及相關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依據;及時掌握環保措施實施效果,根據監測數據調整環保措施,預防突發性事故對環境的危害;驗證環境影響評價結果的正確性和準確性;為工程建設、監督管理和工程竣工驗收提供依據,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在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影響區環境監測過程中,還應及時掌握動態變化情況,根據實際影響程度調整施工期監測方案,根據環境影響后評價實時調整運行期監測方案,以達到全方位精準監測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金川,王夢帆,楊慧莉.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監測與施工環境保護對策[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5):106-107.
[2]?? 孫緒濤,薛文博.基于水利水電工程運行期的環境監測與評價[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2):283.
作者簡介:
袁慧婷(2000.02.20-)女,河北省秦皇島市漢族人,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生
張文飛(1999.04.29-)男,內蒙古包頭市漢族人,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