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婷
重慶市云陽縣盤龍街道盤石小學
引言: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接觸新的教學理念,并在不斷“充電”提升自身教學素養的同時,其教學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教學質量,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對學生來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時期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其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學創新是沒有盡頭的,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對此本文立足教學創新,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雖然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之前相比取得了較大的提升,然而當前的課堂教學效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與新課程改革發展相吻合,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首先,在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上來講,我國部分學校對于其并不是十分的重視,仍然沿用著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其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觀念較差,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其次,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不規范,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小學數學中周而復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無法激發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最終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
(一)深入教材挖掘、貼合學生現狀。教材作為教師教授的基礎、學生學習的資料依據,對于教學工作的進展和效果具有深遠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選擇數學學習教材時,一定要結合實際,如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題目的難易度、題型題目的合理性、小學生的基本情況等等因素。其中基于小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教材難易度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教材太難會打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太簡單則又起不到提高的效果,總之一定要與小學生的思維水平相符。對于小學教材的選擇原則,筆者基于合理性與實用性的角度來為大家提供幾個參考原則。
第一,教材選擇以思維培養為目的。不少學校的教師目前還尚未意識到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與數學教材的選擇有著莫大的聯系。教材作為課堂構成的基礎部分,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所以教師在選擇教材時,一定要遵照數學教學大綱和教學新課標的要求,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標準來選擇數學教材。
第二,教材選擇以提升能力為主旨。計算能力是小學教學大綱上基于數學學科的特性所提出來的主要目標要求之一。因此,這一因素也就成了小學數學教材選擇的重要標準之一。教師在考察小學數學教材時,一定要對教材中所含有的計算能力培養等內容進行考評。
第三,教材選擇以內容完整為重點。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邏輯性和系統性關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數學教材上的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相互關聯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體系,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因此小學數學教材內容中新舊知識的前續后接也是教師在進行教材選擇時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當前我國部分學校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并不是十分的重視,對此想要通過提升其教學質量,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應當充分貫徹新課程改革要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之中,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并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不斷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從而在無形之中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當前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工具,其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較大的普及與應用,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看圓柱、圓形、正方體、正方形等等,并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現實物體形狀圖片讓學生進行觀看,以此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進而較為輕松的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課堂的教學變得更加的靈活,同時也能夠將更多的課堂知識融入到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能夠將數學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四)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會抹殺一些學生的才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通過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實際聯系,通過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而將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很好的將小學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創新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對課本中的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好的了解,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那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的方式開展課堂合作學習,并讓學生在演繹中學會數學知識。從實際教學的具體環節上來講,首先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講授,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分配角色,例如有的學生扮演超市收銀員,有的扮演顧客去商店買東西然后在結賬環節進行金額計算。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情境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相匹配,對此需要對學生進行條件限制,使其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將此次課堂中的數學知識進行運用。
隨著人們對小學數學教學重視程度的提升,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通過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在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同時也使小學數學教學逐漸符合新課程改革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