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霜
江西省靖安縣第一小學
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特別是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博大精深、文明古國,有著燦爛的傳統文化。只有做好語言教學工作,才能讓學生有效地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本身共同促進和發展。因此,教師采用讀寫一體化教學是符合語文教學特點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突出表現在閱讀能夠提供寫作基礎,寫作能夠深化閱讀內容等方面。
閱讀是學生吸收知識、了解知識的基礎所在,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能夠對相關知識、領域等產生一定的了解。閱讀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發現世界、感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寫作是小學生外在表達的形式,彰顯了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積累相關知識與信息,而寫作即為小學生信息輸出的方式。將閱讀與寫作相互融合,能夠豐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素材,將大量的名人名言或者優美的語句融入小學生的寫作內容中,使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夠“言之有物”。
閱讀的深化能夠實現學生與文本作者之間跨時空的情感交流,豐富學生在閱讀中思想情感的體驗,進而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章內涵、中心思想等,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問題分析,將寫作中的情感、環境因素等融入閱讀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字的內涵,在反復閱讀下得到思維能力的發展,形成更高的思想境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可以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獲取寫作經驗;豐富閱讀資源,創設寫作環境等方式,為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獲取寫作經驗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明確閱讀的重要意義,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詞匯等進行摘抄,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教師也可以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一些優美的語句作為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一同進行賞析,增加學生的學習印象。
以《拉薩的天空》一文為例,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文本中優美的語句與段落,而后作為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一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通過文字感受美好的情境,豐富閱讀教學的內容。比如“拉薩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它把你的視線緊緊吸引,讓你久久不忍移開。”這段話仿佛將我們帶入到了真實情境中,一同隨著作者的視線注視拉薩的天空,無法移開視線。“在藏語中,拉薩是圣地的意思,那么,這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這一句則采用了比喻的方式,將天空比喻為窗簾,使天空的形象更加生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摘錄語句或者仿寫,鼓勵學生積極應用各類比喻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現代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等現代教育軟件融入其中,豐富閱讀教學的資源,也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閱讀寫作一體化學習體驗,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比如教師可以將信息化手段融合到教學中,以《霧凇》為例,課文教學的重點在于描繪吉林霧凇的自然美景及形成原因。教師則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軟件,以PPT 的形式為學生展現吉林霧凇的美景。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生動性的特點,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大自然的魅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將作者筆下的霧凇與學生所觀看到的霧凇相互融合,學生的閱讀活動更加富含情感內涵,加深了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印象。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我的家鄉美景”為相關主題進行寫作,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的目的在于輔助教學活動,不能過分依賴信息化教學手段,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發散學生的思維,關注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堂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場所,教師需要在明確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為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獲取寫作經驗;豐富閱讀資源,創設寫作環境等方式,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