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曉東
江西省靖安縣第一小學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分析過程中,需要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色彩認識為標準,重視辨析感受分析,依據小學色彩感受綜合能力和辨析模式,幫助小學生構建完善對美的認知,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分析中,學生往往對色彩知識基礎理論不積極,缺乏對特定色彩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結合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引導學生提升色彩學習策略模式,加強小學美術課堂的綜合學習興趣。
小學美術色彩教學分析中,需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色彩感受認知為標準,不斷提升辨析感受認識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來說,從簡單的色卡認知開始,通過對比,提問、活動等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更好的在現實生活中發現色彩。根據實物進行色彩學習辨析,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互動,加強對色彩知識的認知興趣分析,充分激發他們對色彩的辨析感受能力。小學美術色彩教育中,需要不斷提升小學生對于色彩的心理學習狀況。根據小學學習來說,對于色彩較為敏感,但辨析能力較差。一些學生往往只關注自己喜歡的顏色。教師可以從這個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加強對相關顏色的學習,注重色彩偏向的傾斜分析,引導學生提高心理認識感受。
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色彩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最初印象。有效的色彩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本文對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了闡述。
(一)游戲活動化色彩教學。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驅動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只一味的依靠講解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將游戲活動融入到色彩教學當中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變得鮮活起來。
游戲化教學符合了小學階段學生發展規律,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在輔助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同樣的也比較容易讓學生的精力集中在游戲當中,無法很好的吸收美術知識,因此,這就對美術教師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設計游戲活動時,不能只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和設計游戲,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明確教學重點和目標,在此基礎上設定適合的游戲,這樣才能避免游戲脫離教學。
比如在講授冷暖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為顏色找朋友的游戲活動,利用多媒體將不同顏色的水果展示給學生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達到給學生傳遞知識的目的。然后再邀請學生來給紅色蘋果找朋友,為西瓜找朋友等等。也可以做全員參與的游戲,讓學生在自己的水彩筆中分出冷暖色,看誰找得最快最準確。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對冷暖色進行了觀察和對比,從中增加了對色彩的感受,并利用行動將色彩表達出來。
(二)自然寫生化色彩教學。新課標中美術的建議中指出,要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生活,通過觀察、體驗、描繪、制作等美術活動,使其逐步形成環境意識和社會意識。大自然是美術色彩教學中的重要資源,自然界中豐富的色彩是對學生進行寫生訓練的重要方式,利用寫生的方式為學生創造與大自然直接接觸的機會,給他們提供對色彩進行觀察、感受和體驗的機會,并從中感受光影變化與自然色彩的變化,通過觀察發現其中的色彩美,并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大膽創作。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從大自然中尋找繪畫素材,尋找靈感。有人說,兒童對大自然保持的純真使得他們從不臨摹大自然,在他們的繪畫中大自然的景色看似虛構卻不失真實。所以美術教師應最大限度的利用室外的繪畫資源,每學期組織一次到兩次的室外寫生,并對其繪畫進行指導。自然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色彩的觀察能力、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色彩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生活裝飾化色彩教學。美術來源于生活,美術課程也應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關聯,讓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價值。色彩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過年時候家家戶戶貼紅色對聯、掛紅色燈籠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繪畫素材。在我們的生活中,利用色彩進行裝飾和教育成為較常見的內容。比如衣服的色彩搭配、房間內的色彩搭配等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對周邊環境進行仔細觀察,從生活中去探索色彩,鼓勵學生將自己已有的色彩經驗大膽加工創作。比如在‘生活中的暖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請穿黃色衣服、橙色以及紅色衣服的學生分別站起來,讓其他同學看看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暖色,或者讓學生從家里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在課堂介紹物品的名稱以及顏色等等。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調動學生對生活場景的回憶,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四)文化情景化色彩教學
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是影響美術學習的一個因素。新課標中要求,通過美術學習,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美術文化,并從中認識美術的特征、其表現的多樣性和美術對社會的貢獻等等,逐漸形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讓學生發揮出主動探索的精神,從美術學習中了解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的完善自身文化素養,提高美術修養。而將國畫引入到小學美術實踐當中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國畫是一門具備強烈民族特征的繪畫,對小學生進行國畫知識的傳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因此,利用國畫進行文化情景教學是最適合的一種。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將國畫引入到色彩教學當中,比如利用講傳統文化故事的方式,說出國畫的重要性;利用游戲或者視頻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等等,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生活中色彩代表著一種語言,為人們的情感傳達起到重要作用。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色彩的教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升。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上,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當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重視色彩的變化,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并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將自身的情感或情緒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