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市南海中學 江蘇省 揚州市 225600
如何創設作文教學的新的情境呢?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是學生作文難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學生作文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只要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就會有話可寫,有情可發。但從學生作文現狀來看,學生對“生活”認識不足,發現不夠,感受不深。為了使學生在作文時,能從豐盛的泉源中引出暢流不歇的溪水,我認為,應該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有人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的周圍肯定是豐富多彩的。因此,我們要讓學生走進生活,擁抱生活,盡可能地將學生帶出課堂,走進大自然,通過耳聞目堵去體會生活的無窮樂趣,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惡。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安排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讓他們用智慧的的雙眼去尋找生活中可寫的素材,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對生活的思考。開始時,學生的日記寫得短,寫得少,一學期下來,再看看學生的日記,覺得他們不是在寫日記,而是在寫五彩繽紛的美好生活,既有對生活中真善美的贊美,又有對生活中假丑惡的抨擊。觀點鮮明,雖然還有點稚嫩;表述清楚,雖然還有點拘謹。再看看作文,篇幅在增加,廣度在拓寬,深度在挖掘,滿意度在增加——寫的就是原原本本的生活。
真誠是一切文學之本,對于中學生而言尤其重要。要鼓勵學生說真話、講實話,曝曬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傾訴心靈經歷的喜悅和悲傷;還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的話,讓他們寫出自己最想寫的東西,哪怕是一些句子或段落。要知道這些“抓拍”下來的瞬間的心態和思維的火花是非常可貴的。通過這樣的努力,使學生逐漸從種種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他們的主動性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
教師要做有心人,把握機會,創設情景,經常性地去點燃學生心中情感的火花,激起他們情感的漣漪,使之迸發真實的情懷。例如,單元測試后,學生都想盡快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可以抓住這個契機,在公布成績的前后讓學生先來暢談自己的心里感受。結果,學生的感情多姿多彩,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真切自然,感人至深。一位學生這樣寫道:上課了,老師捧著試卷走進了教室,對我們說:“單元測試卷已經改好了。”我聽了,心里緊張極了,心“突突”地跳著。教室里靜得可怕,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也能聽見。我想:“這次能考多少分呢?回去又要皮帶炒肉絲了……”一連串的問題總是從我腦中閃出來。我心里像沸水一樣在翻滾。我坐也坐不住了,真想從教師那里把我的試卷搶過來,看看到底錯在了哪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的情感資源,與生活進行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情感的共鳴中,受到熏陶,碰撞出心靈的火花。
把準當代學生思想的脈搏,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尊重學生作文的選擇權,使他們真正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寬容地對待學生,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表達權。對學生寫作中積極昂揚的情緒要肯定和褒獎,對那些幼稚的、甚至偏激的、灰色的思想,也要給予理解和尊重,并適時給予正確引導。每個人的每一天并不都是鮮花和陽光,每個人的內心更是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不要去束縛學生的思維,更不要在寫作技巧上做過多的指指點點。
作文教學還應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的能力。現在有些教師雖已注意了讓學生嘗試修改他們的作文,但是力度還不夠,還要進一步尊重學生,開放作文評改的途徑,讓學生真正參與評改,把作文的評改權交給學生。無論作文寫得如何,學生都渴望被認同,那種“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評價方式必然將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評價,盡量去挖掘其閃光點,從總體上進行認同,特別是基礎欠缺的學生。評改要尊重學生習作的意愿,要以激勵為主。既提倡師評生改,也倡導小組互評,更要讓學生自己來評改。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評價方式的改變。學生自己修改或互改作文,往往只注重找錯別字和語句的表述通順與否,而對于文章的結構和表現內涵等卻需要教師的點評。教師的點評不能僅限于“文章主題突出,語句通順,結構合理,思路清晰”等俗套的話語,學生懶得看,也不愿意看。教師如能將評語寫在每一行、每一節間,就某些詞語的運用、句子的表現形式、過度、首尾呼應等用不同的符號作適當的點評,然后在文尾部分在做總結性的、有感染力的、有鼓舞人心的、能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的點評,學生就愿意看了,而且,學生會將好的點評形式再次運用到新的寫作當中去。我班的翟佩坤同學就是一列,他起初的作文無話可寫,現在一發不可收,而且講究注重字詞的斟酌,句型的變換,表現形式的運用等,前不久陶藝菲同學的習作《餐桌上的變化》還在《關心下一代》上發表了呢。
成功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要,激勵學生寫好作文。反之,如果一個人辦事總是感受不到一丁點成功的體驗,再堅強的人也難免喪失信心,何況是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有目的地組織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寫作活動,讓同齡人交流思想,傳遞友情,切磋寫作技藝。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成功的欲望,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更強的寫作熱情,我鼓勵學生向校刊《南海潮》、上級報刊雜志投稿。從去年至今,投稿的同學達20 人,已被錄用了5 篇。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積極進取的熱情、體味了成功的喜悅,又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形成了良好的個性發展方向。
讓學生在自主作文中說真話、實話,抒發真情實感,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深入社會,以鼓勵為動力,讓學生用一雙智慧的雙眼將美好生活中的每一瞬間、每一點滴記錄下來,并使之成為學生自己久久品味的生活浪花。引領學生真正體會“我手寫我心”的樂趣,文章無法,成長有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