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本原小學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靶〗M合作學習” 改變了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只強調學生接受學習的現狀,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民主性,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可以在平等的互相學習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斷發揮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對知識的探索過程中,通過理解、交流、創造和表現等一系列的活動,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得到了與人合作、共同進步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更為重要的是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學生以小組形式、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在一定的激勵機制下,而合作互助的學習行為。利用網絡平臺輔助教學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它可以運用網絡把合作式、活動式、主體式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通過網絡引思導學,不僅讓師生、生生在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動”起來,同時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知識量,更達到優勢互補,智慧共享。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是指利用網絡資源,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習者組成協作小組,共同完成某一任務。網絡能為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及充足的學習資源。
網絡環境下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在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聽、說并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后,在老師的引導及幫助下,綜合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根據教師所提供的相關圖片,并借助key points的提示,合作展開看圖說話,以此鍛煉學生的語言遷移能力及發散性思維。
在基于網絡的學習環境中,建立合作學習的小組非常重要。依據班級學生的學習風格、認知水平等合理地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對于有效地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結合英語學習的實際需要,起初我讓學生4人為一小組,每個小組里的成員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組合在一起。為使小組成為學生的快樂家園,英語課上我還經常根據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用不同的名稱來為小組命名,以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如當我們學習有關食物一課時,我將各組分別命名為hamburger組、apple組、hot dog組、ice-cream組等,而在學習有關顏色一課時,我又將各組命名為blue組、red組、purple組、yellow組等,當我們學習有關動物一課時,我又會讓學生自選喜愛的dog組、lion組、tiger組、rabbit組等,并根據他們每組不同的表現,每一堂課都給予評價、記分,最后評出super組,給予獎品以資鼓勵。強烈的趣味性使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起他們合作學習的欲望,同時有效的獎勵機制也增強了每組的凝聚力,使學生更樂于團結協作,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為改變“放羊式”無的放矢的局面,在小組合作前我每次都明確提出要求,以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該怎么去完成。如在教授小學英語第三冊Unit Two 〈What’s for dinner〉――Let’s Learn一課時,在學生完成課標內容的學習,進入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習的環節中,為讓學生有目的、有序地進行合作學習,明確地告訴學生每一步驟的要求:首先讓學生結合所學的英語故事內容,在老師所提供的PPT圖片中,分組討論共同選出一幅大家都感興趣的圖片,準備進行看圖說話:T:Are the stories funny? I know you like the stories,yes? Me,too.And now,I have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stories here.First,I ’d like you to choose one of the pictures to talk in pairs.在每組同學共同商討選出大家都感興趣想談的圖片后,我又讓學生就本組所選的圖片,結合老師所給的圖片下key points的提示,展開想象的翅膀,合作進行看圖說話。
在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中,也不能磨滅學生個性的存在,往往在教學中讓學生凸現其個性,能更好的激發起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樣學生的思維個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創造性思維也不斷增強,為合作學習提供了更好的活動空間。這樣運用網絡平臺,給予了學生一個很好的自由學習空間。
在《Food And Drink》一課中,對于中、西方人飲食習慣的不同及在中、西方國家用餐禮儀等,嘗試讓學生在互聯網上收集資料,然后讓他們自己運用已學會的網絡應用知識,發布自己的信息,對于形式不做要求,只需要他們在求知的過程中,發揮團隊的合作精神,在網絡平臺上盡情發揮其個性創造。學生的網絡合作學習熱情空前活躍,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我也在課堂上給予積極的表揚及適當的獎勵。對于個性突出的同學,也特別注意引導,同時對于他們的個性創新,給予充分肯定。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中學得開心、學得自信。
網絡環境為學生學習英語,不斷提高語言交際能力提供了極為有效的幫助。學生在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完成聽、說學習后,即進入小組合作學習階段。通過對全班進行觀察、分析,結合英語學習的實際需要,并根據每個同學不同的特點,有意識地把全班分出了固定的小組。同時讓每組的小組長也全權負責起本組合作學習的管理工作。學生合作學習的小組,起初是分成4人為一組??稍诮虒W實踐中,發現這樣分組每個同學練說的機會都不夠。甚至當編演的故事角色不多或圖片談話內容較少時,有的同學根本沒機會開口,而只是做幾個相應的動作,或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因此,為使小組合作學習能更有效地開展,在專家的提議及指導下,把原來的4人小組合作學習,改為除非角色需要4人,而一般情況下的2人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同學們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多,合作學習也落到了實處。
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互助的團隊精神、合作共進意識、更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地發揮,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也不斷地得到提高。長此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了學生的一種學習習慣。今后在教學工作中將不斷探索,繼續深化、積累,讓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