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曉莊學院第一實驗小學,210019)
對生成性教學的內涵,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羅祖兵認為“生成性教學是生成性思維視域下的教學形態。它是一種需要規則但在適當的時候放棄規則的教學。”李袆、涂榮豹認為“生成性教學是相對于預設式教學而言的,與預設式教學的被動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學習的自主建構,與預成式教學的靜態預設相比,生成性教學更強調教學的動態生成”他們認為生成性教學具有參與性、創造性、非線性。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不是獲得現成的結論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在過程中的體驗。鄭金洲認為,“生成性教學是一種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價值判斷,并且在互動過程中不斷作出調整,以實現師生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建構對世界以及他人的態度和認識的過程,生成性教學并不是預先設計好的僵死的計劃,而是靈活可變的過程”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鄔志輝曾說“課堂是師生的生命際遇空間,是師生思想和情感聚會的場所。讓一切可能得以發生,讓無限豐富得以展現,這就是我對理想課堂的期盼”生成性課堂教學教學更加注重認知、體驗、感悟等與學習方式的統一,注重學生的生命體驗,正是鄔教授所描述的理想課堂。
2.1.1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發生的聯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今社會信息源正走向多元化,新的價值觀、新的文化信息將通過各種傳播渠道不斷涌現。在教育過程中師生都將面臨不斷探索、不斷學習的共同任務。教師應不斷重新審視自己在師生關系中的位置,以平等的態度、民主的做法,發現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學生的創造力,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體現課堂的生命價值。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需要和個性、信任學生,學生才會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才能使課堂成為師生心靈彼此敞開融洽對話的過程,師生之間的相互質疑、辯論創新,給學生思考、質疑的機會,科學課堂動態生成才能得以實現。
2.1.2 開放性問題情境
曾有一位名師作這樣的比喻: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作一泓平靜的池水,那么教師的課堂提問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塊石子,能夠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和心靈的浪花。開放性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多種可能性,找出不同的答案,培養創造性思維。所謂開放性提問,是指思維較為廣闊,無唯一的、封閉的答案的提問方式。采用開放性的提問,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索、交流、討論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應樹立生成性教學的觀念,處理好預設和生成性的關系,充分的預設是課堂生成性教學實施的保障,教師只有對課堂教學進行充分的預設,才能對學生的疑問,沖突或是意外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又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同時在平時教學中要進行彈性化的教學設計,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設置開放的問題情境,課堂教學更多的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
比如在設計《這里面有空氣嗎》一課時,該教師對于不同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反應進行了充分地預設,并提出不同的引導策略。比如當教師出示空瓶子并提問:這個瓶子里有空氣嗎?如何證明里面有空氣?具體課例如下: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必然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課堂教學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它涉及教材學生、教師、媒介、課程資源等多種因素,也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教學過程事實上就是這些諸多因素間發生內在聯系的、持續的創造性生成的過程。因此,課堂中學生的突發行為經常出現,是一種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非預設生成性教學資源。這也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實現師生平等對話的良好體現。羅杰斯說:“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態下,乃是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么是固定不變的。不論是在我的當事人或在我自己,我發現:生命在最豐富而又最有價值的時刻,一定是個流動的過程”。顯然,生命不是單靠重復而是靠變化加以維持的。
生成性教學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智慧,因此要想實現生成性教學還得從教師提升自身開始,重視教學反思。課程改革之后,教學設計不再是靜態的文本,課堂是師生互動中建構知識的過程,是依據學生需求不斷調整設計,不斷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既體現課堂中的即時生成,也體現在反思后再次設計的延遲生成。因此經常性的教學反思對于生成性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中生成性問題的積累,處理方法的優化,生成性資源的篩選,從而優化之后的教學,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除了以上幾種生成性教學策略之外,教師的評價方式也限制了教師實施生成性教學。通過課堂觀察發現部分教師對于課堂中學生提出的非預設問題不會展開討論和探究而是會直接告訴問題答案,有的教師會讓學生課后進行探究。通過對部分教師訪談了解到,由于課時的限制,他們必須在規定課時中按成教學任務同時在優質課評比中更注重課堂的完整性,因此多數教師對于課堂中出現的非預設問題不展開討論。
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期待: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既要有嚴謹的科學理性,又要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學生不僅能從中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感受多姿多彩的科學世界,更要有思維、情感的碰撞迸出的火花和靈光,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心靈的棲息地!自己的學生在面對現實世界時,能有雄厚的能量儲備,更有健全的人格修養,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更有美麗的人生追求,生成性教學就是實現這種期待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