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教育與普通高中的教育有很大不同,從某種角度上看,中職教育是對普通高中教育的完善。此外,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擇業和就業,而普通高中的教育則是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當今時代,中職院校受其影響頗深,從德育的角度看,廣大中職教師應緊抓這個機會,將互聯網與德育結合在一起,以進一步提升中職德育的有效性。
對廣大中職院校來說,《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安排意見》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是其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據。目前,中職德育的主要內容是哲學與人生、心理健康、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等。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學生能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形成長遠的職業理想,與此同時,還能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從而促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以前樹立正確的三觀,形成健康的心理。不過,在具體的德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效果常常無法達到預期,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死板,與學生的興趣取向不符,無法充分激發學生參與德育的熱情;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中職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學習效率不高,無法充分理解一些難度較高的理論知識,這也給教師的德育造成非常消極的影響。
當今時代的中職生大多是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而長大的,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一方面可以切身感受互聯網給其帶來的各種驚喜,另一方面,他們或多或少也能在家長的日常教導下認識到互聯網對其身心所造成的消極影響。面對愈發復雜的網絡環境,廣大中職教師應將德育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立足互聯網本身,對中職生以及家長的媒體素養進行培養和提升。
具體來說,教師在備課階段不妨立足德育的內容制作一些微課視頻,之后,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引導學生基于微課視頻進行學習。此外,在完成課堂教學以后,教師應將相應的微課德育視頻分享到班級的QQ群里,并要求學生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對相關內容進行復習,與此同時,教師還需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系,懇請學生家長督促學生進行復習,這樣,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同時還能使家長在督促自家孩子復習的過程中認識互聯網之于孩子學習以及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這有利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互聯網觀,繼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家長鼓勵自家孩子從正面利用互聯網學習,這對教師后續的德育工作大有裨益。此外,教師除了肯定學生家長及時督促自家孩子利用互聯網復習功課以外,還應經常利用QQ群或者微信群與學生家長針對互聯網教學進行溝通,并因時制宜地在群里分享一些與“互聯網+德育”有關的教育資源,借此使學生家長對互聯網技術產生更為深入的認知,引導其積極為學校的“互聯網+德育”提供幫助和支持。
德育本身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如果教師在其中加入太多強制性的考核,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對德育產生抵觸心理。相比較于專業化的課堂教學,班會由于相對比較輕松自由,所以更適合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與此同時,加上互聯網的輔助,教師更容易獲得預期中的教學效果。
為了確保德育班會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進行研讀,并立足于此,結合中職生的特點,有選擇、有重點地設計德育主題,規劃德育內容,然后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提升德育的效果。例如,在新生剛入學之初,為了幫助學生快速適應中職院校的生活,幫助學生與教師、同學搞好關系,教師不妨以“相聚便是緣分”為主題開展一些班會活動,借此迅速提高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在活動中,教師可先讓學生簡單地進行一番自我介紹,以使他們初步認識彼此,之后,可利用電子課件為學生展示往屆學生的校園風采,如運動會、社會實踐活動、演講比賽等活動的照片和視頻。在這些照片和視頻的作用下,學生很容易回想起曾經參加這些活動時的場景,從而有效消除學生剛進入新班級時的焦慮感與陌生感。在完成本次班會活動以后,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后續的班會內容進行調整和改良,以便提高學生參與后續班會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后續班會活動的有效性。
為了更好地提高德育的效果,更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學校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并將德育與之進行結合,與此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輔助。例如,學??山M織各專業的學生舉辦一些評選性活動,或者針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評估活動,基于這些活動,學??勺寣W生通過網絡投票的方式參與。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校園官方微博賬號等向學生滲透德育,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要力量,因此,中職院校的教師要想充分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德育,就必須要對互聯網有一個相對充分的認識,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推動德育的信息化建設。為此,學校方面需要積極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以提高教師對互聯網的駕馭能力,如通過考核對教師的電教能力進行評估,以確保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切實有效地利用互聯網施教。
總而言之,“互聯網+”給中職教師的德育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因此,廣大中職教師必須要正視互聯網,在教學中積極發揮其優勢,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目前來講,不少教師在利用互聯網開展德育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相關教師還需加強對互聯網在教學中運用的研究,與此同時,還要積極與其他教師針對互聯網的運用問題進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推動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