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霞
山東省博興縣曹王鎮(zhèn)中心小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思維較敏捷,對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反應也較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英語課堂是小學英語學習的主要陣地,要想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從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入手。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找到適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重點思考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樂”起來,從“樂學”的層面進行努力,力求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師的音容笑貌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因此要給學生展示精神飽滿的一面。教師要做到和藹可親,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愛,努力把課堂變成生活的縮影,把課堂演繹成生活的場所,用生活促進英語學習,為學生營造樂學的心理氛圍。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How many? 中,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掌握數字thirteen~nineteen,以及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和使用句式:How many stickers do you have? I have thirteen stickers.Can I have one? Sure.在學習這些內容之前,教師要和學生共同完成準備教具的任務。讓學生準備文具:books,pens,rulers,pencils,erasers,p encil cases 等;學生喜歡的各種各樣的stickers(貼紙);完成“小汽車、小鳥”的折紙;畫出水果“一串葡萄,一堆蘋果、橘子”等。這些教具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和學習物品,對應的單詞以前也學習過,這里還能起到復習以前學過的單詞的作用。師生一起動手準備這些教具,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還提升了教師的親和力。更重要的是,在參與準備的過程中,營造了學生的“樂學”心理,使學習氛圍更加和諧。
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會更到位,學生的向心力也會更強。學生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可以積極參與進來,樂學心理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內驅力。
小學生的學習屬于感性認知,要實現趣味優(yōu)先。因此,學習內容一定要對學生有吸引力。對于教學內容,教師最好進行整合并做出調整,把學習內容轉換成生活場景、游戲內容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展開學習。呈現趣味性的學習內容能夠刺激學生靈敏的神經,帶動學生的思維,為“樂學課堂”創(chuàng)設條件。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Where's the bird?中,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掌握詞匯:in,under,behind,on,a bird,a desk,a chair.學習句式Where is the bird? It is on the desk.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習內容增加趣味性。實物教具形象、直觀,尤其是小鳥這一實物,更是讓學生眼前一亮,他們立刻來了精神。小鳥這一實物不好找,我們可以用折紙來代替,找手巧的學生折一只千紙鶴,并告訴學生這只千紙鶴出自哪位同學之手。用折紙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樂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把“千紙鶴”投向某個位置,利用該位置教授了句式和介詞短語的用法,這樣的趣味學習內容為“樂學課堂”的營造提供了條件,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趣味教學內容是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使學生的思維、語言都活躍起來的第一動力,也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心理期待。
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一言堂”的教學觀念,要依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中行動起來。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Chinese New Year 中,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包含學習以下詞匯:firecrackers,fireworks,a lion dance,red packets。學習句式be going to do sth.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觀看了過春節(jié)的視頻短片,有吃餃子、放鞭炮、收壓歲錢等歡樂的場面,讓學生一下子進入了過年的氛圍。教師抓住了學生的快樂心理,將視頻定格在了某一畫面上讓學生學習詞匯,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很好。接下來,教師創(chuàng)設了過春節(jié)的情境,讓學生回憶年味。學生在思考、討論如何準備過春節(jié)的活動中,既學習和掌握了詞匯和句式,又融入了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中,整個過程都很快樂。多樣性的學習活動有利于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開辟樂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教師應重視樂學的主體,讓學生在行動、語言和思維上活躍起來。在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成為樂學的主體。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Helping our parents 中,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是掌握“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這一主體,讓學生“活”起來,用動作帶動思維的活躍。如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表演跑步的動作,并向同學詢問:“What is he doing? ”學生能夠說出“跑步”,但是他們未必能用英語準確表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準確地使用句式:He is running,掌握現在進行時的結構為:am/is/are doing。然后讓學生進行合作表演,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語法操練,如What are they/is she/are you doing? I'm/She is/They are sweeping the floor 等。在整個新知導入、語法操練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地活躍起來,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小學生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按照心理和教育學的教學規(guī)律,組織多種活動激活這一生命體,能夠使他們在積極參與過程中,快樂地學習英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構建“樂學課堂”,讓學生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構建“樂學課堂”要從教學氛圍入手,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快樂學習提供環(huán)境支持;在教學內容上要融入趣味性,創(chuàng)設樂學內容,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充實樂學的條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其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把英語課堂打造成學生向往的魅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