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關興小學
在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應該做到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全面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他們的整體閱讀質量。就目前來看,借助思維導圖這一教學工具是可行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構建一套完整的閱讀體系,激活課程內容,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小學群文閱讀中,這一工具就有它的用武之地。
部分教師認為思維導圖就是單純地在黑板上畫圖,并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的一種方式。實際上,思維導圖的真正含義是利用可視化、具體化、形象化的形式,使讀者在進行閱讀時大腦有規律地思考和運作,充分調動自己大腦的潛能,在腦海中進行深刻的思考、記憶以及想象等活動。將這樣的方法應用到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文章的主要思想和內容線索具體化、形象化地展示給學生,能夠加速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而加快學生閱讀的速度,從而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同時,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也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小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時,往往難以理解文章的意思,或者明白了文章的字面意思,卻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么。因此,利用思維導圖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得閱讀內容在學生的腦海中形象化、具體化,進而促進學生對群文閱讀內容的理解。
小學生的記憶力雖然比較強,但是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如果閱讀的內容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們也照樣會很快遺忘掉這些內容。而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思維導圖與文章內容相結合,形象的導圖與復雜的文章內容相聯系,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在下一次課堂中,教師也許只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講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勾起學生腦海中對多篇文章內容的回憶。多次教學之后,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將變得非常深刻。
由于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的閱讀方式,提高了學生閱讀的速度和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興趣將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高。學生不再會認為閱讀是一件困難或者乏味的事情,從而喜歡上閱讀。
思維導圖由于不像學生所要閱讀的文章一樣,只能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它可以通過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閱讀的文章,在思維導圖的表達上多花心思,使得教學的內容更加直觀,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在這方面,相關教師以及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地發揮想象,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自由性,創造出富有新意、引人注意的課堂內容展現方式。如今,科技水平十分發達,而且功能強大,教師可以利用當下的眾多先進且新穎的科技手段,來設計和加工所要表達的思維導圖。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剪輯的方式,對所要展現的相應文章的思維導圖進行視頻剪輯,配上生動有趣的動畫,再加上烘托氛圍的背景音樂,充分營造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文章的對比閱讀通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對比閱讀對教師以及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需要學生對所要對比的文章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同時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對比閱讀的教學質量往往不是很好。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如果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閱讀教學方式,學生的閱讀速度以及閱讀理解水平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進行對比閱讀訓練,進一步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對比閱讀中,教師可以將兩篇文章的閱讀思維導圖設計得各具特色卻又擁有一些相似之處,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與不同點,從而加深學生對兩篇文章內容和思想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為學生設計文章的思維導圖,其實,有時候也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設計文章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表達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能力。在教師帶領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多篇文章進行閱讀理解之后,學生對思維導圖這種閱讀方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印象,可能會在今后的文章閱讀中,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相應的思維導圖。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多次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后,安排學生自行設計文章的相關思維導圖。例如,在預習文章的時候,讓學生自主地閱讀文章,并且用自己的方式,為文章的內容構建起思維導圖。這樣可以讓學生初步熟悉課文,自主對文章內容進行思考和總結。同時,由于在預習過程中,教師沒有提前帶領學生閱讀過文章,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思維導圖,來大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以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水平。同樣,教師也可以在完成文章閱讀教學之后,安排學生做思維導圖,然后通過檢查學生做的思維導圖來檢驗課堂教學成果。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動手創造思維導圖的能力。
對所閱讀的文章設計思維導圖有多種方式,既可以直接將閱讀內容和閱讀思想表現出來,也可以把文章抽象的邏輯關系表現出來。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一定非要將閱讀內容的思維導圖用十分直接明了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師也可以將文章的重要邏輯線索以及主干情節抽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通過這些抽象的簡要提示,來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如課文《神筆馬良》,教師就可以通過圖像、線條以及一些提示或標識,來抽象地將內容情節概括出來,而不是詳細直觀地表現出文章的思維導圖。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發展。此外,學生可以從中養成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的良好習慣,對學生將來在閱讀中對相近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帶來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