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吳川市長岐中學
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可以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知識。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先生曾這樣說道:“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只有實驗才是最高法庭。”由此可見,化學實驗對于初中階段化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日常教學生活中,由于初中的化學任課教師長期采取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這樣不良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不太理想,還影響了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筆者覺得,作為一個化學教師,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替而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跟得上社會的步伐,才能培養得出來適合當今社會的新型人才。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課前做預習很重要,尤其是實驗課之前做實驗預習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在做每一個實驗課前夕,學生必須要仔細查閱有關的實驗教材,了解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操作步驟、實驗技術等內容,還要知曉在本次實驗中主要做什么,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實驗完了之后,教師安排學生寫實驗報告,這樣學生可以對實驗的理解更深入,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文字表達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教師設計的實驗主要是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而設計的實驗或實驗難度大、探索性強的實驗或一些容易失敗的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實驗觀察和實驗操作,經過分析、討論得出正確結論,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
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進行實驗,探索規律,發現真理。實驗中增設如下幾組物質反應:①碳酸鈉與稀鹽酸;②純碳酸鈣粉末與稀鹽酸;③石灰石與稀鹽酸;④石灰石與濃鹽酸;⑤石灰石與稀硫酸。讓學生小組分別做這五個實驗,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在實驗室條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選用哪組實驗最合適?為什么?經過小組合作交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室用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最適合。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教育觀念對實驗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作用,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新課程增加了學生實驗的比重,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提高科學素養。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以實驗室活動為手段,通過探究,歸納并總結規律。先進的教育觀念能指導和促進教育的發展,落后的教育觀念會貽誤教育,甚至使教育產生負面效應。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在實施化學實驗教學時,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實驗內容,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教學。
化學實驗中充滿著變化多端的現象,需要學生很好的觀察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學生具有信息收集的能力,而信息的收集就需要觀察能力。實驗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比如,白磷燃燒、木炭在純凈的氧氣中能劇烈燃燒等,都需要學生觀察其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會不斷提高。
實驗教學的步驟以及實驗思維和基礎知識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的,教師如果引導學生把基礎知識和實驗有效結合起來,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知識點后面為學生舉例分析,結合具體的實驗需要展開教學,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所學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從而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能夠熟練進行運用。總之,基礎知識教學是實驗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就談不上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書本實驗過程加以簡單改動,變成無法獲得正確結果或者出現意外的錯誤實驗,然后由學生思考找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改正實驗步驟中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嚴謹性思維和探究能力。例如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中,正確的發生裝置是試管口要塞一團蓬松的棉花團,由于學生操作時容易遺忘,所以教師演示時故意不放棉花團,讓學生看著高錳酸鉀固體沿著導管進入水槽,水槽中的水瞬間變成紅色,這時讓學生討論出現這種意外的原因,學生馬上就想到試管口那團棉花的重要性。并且學生會意識到如果繼續加熱高錳酸鉀的話,很有可能讓更多的高錳酸鉀進入導管,可能堵塞導管,導致塞子沖出或者更嚴重的是發生試管炸裂,所以此時學生會強烈要求老師停止加熱。這時老師就移開酒精燈,稍等片刻,學生就聽到了試管破裂的聲響,這時老師讓學生討論出現這種意外的原因。學生馬上就想到停止加熱后試管內氣壓減小,水沿著導管倒流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破裂。這樣學生自己實驗時就一定不會出現先滅酒精燈后把導管從水槽中移出的錯誤操作。同時老師也要告訴學生:如果實驗過程中由于操作錯誤,看到水倒流入導管了,不要驚慌,這時可以迅速拔下塞子,這樣水就不會進入熱的試管,試管也就不會破裂了。
總之,化學實驗,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對實驗問題的思維分析能力。強化課堂演示實驗、落實學生分組實驗,這些都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實驗能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