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三堡鎮沙村中心小學 廣西 岑溪543215
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布置與評價存在一定的缺陷,作業機械性練習較多,作業內容較隨意,作業評價較單一等。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如何有效布置及評價作業是值得小學語文教師深思的問題。
合理的布置作業能夠及時的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作業布置過程中,老師應當根據所學知識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目標,避免出現無處下手的尷尬。激發學生在教學課堂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對于自己所學知識有個基本的了解,拓展教學活動,提高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基本了解。
在評價過程中,新課標對此有著很明確的標準,即對于學生的作業實施全面有效地評價,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所以,作業評價是要將關注純知識結果轉為關心學生的整體發展,從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小學語文作業評價的主要功能在于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們應倡導多元評價,重視作業對學生學習成長的教育功能。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語文基礎與學習能力,所以,在布置作業時應分層,可依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及心理特征將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布置作業,如: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加強其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對基礎一般的學生,專注于技能培養和相關的進階知識掌握;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練習和掌握。這樣的方法能夠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另一方面,老師要合理的安排小學上課外作業,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外知識的閱讀,讓孩子們能夠在閱讀中找到興趣,充分感受到閱讀帶給孩子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從而能夠在寫作中實現突破,實現質變的過程。。
語文學習主要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運用,它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語文教師如何在作業布置過程中靈活處理四種語言技能目標中聽、說、讀、寫的關系呢?
語文聽力的鍛煉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進行培養,在布置作業過程中,需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方面出發,結合自身語文教學情況進行布置,布置這類作業過程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比如在閱讀法方面進行適當地鍛煉,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作業效果。比如把課堂上面學過的知識進行錄制,下課或者回家期間讓學生反復練習和學習,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興趣。同時可以設置評選“最佳作文獎”“最佳表演獎”等項目,學生為了追求最佳的自我表現,在其他的方面,通過給父母的一些指導,和父母之間增加互動。學生除了在學校里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評價與欣賞,課后又能得到父母的評價,越發興趣盎然,樹立自信心,也就會在課堂上表現的更加積極,樂于參與。同時,教師也要高度重視讀物的選取過程,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小學生閱讀與學習的興趣,教師就要選取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讀物,讓小學生能夠感受到閱讀過程中的樂趣。
隨著年級的增長,知識會越來越有深度,知識的掌握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以前只是停留在基本掌握的階段,慢慢地就需要仿寫句子了。小學孩子處于一個好奇心重的年齡,大部分都喜歡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布置作業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讓他們能夠在動手體驗過程中增加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布置一些課外作業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緊密的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情形,讓學生的基本想法能夠在生活中得到體現,并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功底和基礎的掌握。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周末計劃進行描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學了食物的內容后,讓孩子描寫自己喜歡的食物等等;學了水果的單詞后,讓孩子設計一個送給媽媽過生日的水果籃等等。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作文作為情感表達的一個重要載體,一篇優質的作文就是作為情感的真誠表露。而往往好的作文要經過千錘百煉,不斷地修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前景下,需要很好的進行課外閱讀訓練還是有點難度,很多家長和老師總是以成績論英雄。關注成績遠遠大于關注孩子本身的閱讀教育。本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成長環境如此,不承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可能也要吃些苦頭!但是閱讀教育在小孩子的成長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閱讀教育在孩子的以后人生中的作用絲毫不亞于成績,所以家長和老師應該轉變觀念,在不影響成績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給孩子安排課外閱讀材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和評價對于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不但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作業計劃,及時的對于學生的作業做出評價,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