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漢昌學區清水中學 2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漢昌學區簡青芙蓉學校
數學是一門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學生需要在數學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的豐富信息,并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法;在對問題的科學而全面的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基本的數學思維,從已有的事實或者現實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手段來推測問題的具體的發展方向;亦或從已有的事實(定義、公理、定理等)出發,結合確定的規則(如運算的定義、法則、順序等),按照相應的邏輯推理規律來展開對問題的具體分析、思考和討論,在對問題的生動活潑的分析過程中,讓學生對數學解決問題策略的核心思路形成有效的認識體驗,在對問題的形象生動的分析和理解等的過程中,實現對解決問題的核心思路的有效學習的效果。接下來以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為例,展開對小學數學課中的解決問題策略的核心思路的優點和具體的核心思路等展開具體的分析和討論。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解決問題教學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啟迪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能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而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并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對此,筆者指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創設解決問題情境,開展數學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從而真正提升學生思維,提升解題能力。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的主動性,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將外部環境中的相關信息吸收融合到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的過程,當原有的認知結構沒有辦法同化新環境中的,就會引起個體內部認知結構的重組與改造,學生的認知發展的過程就是在認知平衡的不斷建立和重組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
例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之前,學生們的慣性思維習慣用已知量去求未知量,在思考的過程中,要確定各種相關的關系量之間的復雜關系,分析起來真的很費力。而用字母表示數,可通過直接設未知數、根據已有的數量關系列出相應的關系式,在問題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中,很明顯其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但是對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如何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就需要通過有效地教學情境設置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引導學生們通過讀兒歌:
1 只青蛙1 張嘴,2 只眼睛4 條腿;
2 只青蛙2 張嘴,4 只眼睛8 條腿;
3 只青蛙3 張嘴,6 只眼睛12 條腿;
同學們發現,在兒歌中,青蛙的只數和嘴巴的個數是相同的,眼睛的個數是只數的2 倍,腿的個數是只數的4 倍,那么,再數下去:
n 只青蛙n 張嘴,2n 只眼睛4n 條腿;
(n+1)只青蛙(n+1)張嘴,2(n+1)只眼睛2(n+1)條腿;
當學生明確了相互之間的關系后,用字母表示數更加有助于學生對問題解決策略的有效分析和思考。在情境的作用下,學生們對字母表示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不斷加深,他們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也能夠隨著對字母表示數的運用的程度的不斷提高而實現對問題的解決思路的更加有效的分析。
生活是學生們最熟悉的教材,在生活化的內容的驅動下,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興趣更加濃厚,他們會在生活化的思考和理解體驗的過程中,自覺地將認知結構與學習對象聯系起來,在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和有效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對問題的有效解決。
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部分的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將現實生活中,學生們騎自行車的情形融入到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自行車的車輪周長和自行車在一段距離內的轉動的次數,在對生活化的情境的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認識到車輪的周長、車輪轉動的次數,與自行車行駛的距離之間的關系,在問題的生活化的分析體驗中,能夠促使學生確定數量之間的關系,達到對問題的科學理解的效果。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中,實現智慧的火花的點燃,實現學生的認識的不斷豐富和拓展,在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的學習體驗中,豐富學生的問題解決的策略,實現高效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問題解決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們在小組分工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分工學習,掌握初步的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認識和解題思路。如在求成人票和兒童票的價錢時,同學們有的用列方程求解,有的用直接求解......,在生動活潑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問題解決的策略能夠得到有效地豐富和發展,他們的思維也能夠在有效地問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實現有效地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的核心思路的滲透過程中,通過對問題分析和思考的方式的有效引導,學生們對問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能夠在有效經驗的驅動下得到有效地豐富和拓展,他們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在生動活潑的學習實踐中得到有效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