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邊城鎮社區教育中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口的遷移,農村現住人口老齡化(指60周歲以上)占比越來越高。而相比城市,這些老人一是缺乏經濟收入基礎;二是缺乏一定的娛樂活動。因此,農村“養老”問題,日益突出。針對現狀,要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筆者認為還需要強化農村社區老年教育投入,通過推促其多樣化,以便豐富農村老齡人口的精神需要。
老年教育是農村社區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其主責主業,畢竟當前老年人才是農村主要人口。同樣政府也需要認識到農村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盡可能做到職業教育一樣,加大其投入。畢竟辦好農村社區老年教育,不僅可以切合農村人口實際,充分開發其潛能,以便繼續為社會創造財富;而且還能降低社會養老的成本,豐富農村老齡人精神生活,真正讓他們老有所樂,以便享受社會給他們帶來的福利。因而在考核中要把此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納入年終考核,各村、居民學校等也要把老年教育工作納入年度計劃,并由社區教育中心牽頭,協調鎮老齡委、老年體協等各老年組織結構,明確老年教育目標任務,協調牽頭各項活動,以便真正推促農村社區老年教育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針對社區教育中心,需要結合農村特色以及老人實際,精心選擇場地,比如廣場、還有鄉村公園等空闊的地方,另外還要與老人生活場所遠近適宜,以便讓老人主動參與其中。與此同時,社區教育中心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尤其是硬件設施的投入,比如場地,音響等;還有軟件設施的投入,比如人員工資等,確保活動能夠有序開展。還有更重要的是,作為社區教育中心的老師,需要明白自己的教育對象與孩子不同,應追求的一種樂趣,一種開放性教育,同時還要做好服務工作,即盡可能為老人搭建多種平臺,可以利用遠程教育手段,盡可能讓其教育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網絡,甚至到老人手機中,并定期通過各種比賽等形式,在激發老人興趣的同時,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便真正讓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固然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迅速,農村老人物質文化生活也相對逐漸豐富,但與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健身意識方面,更有差距。不少農村老人還意識不到健身的重要性,或者還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健身,加之農村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有些還不夠科學,因而針對農村社區老年人教育,第一步就是普及科學知識,讓他們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做到科學健身,比如平衡膳食管好嘴,比如排解郁悶保持好心情,等等。具體來說,可以邀請一些專家,面向老齡朋友做一些講座,如有可能,還可以組織老齡朋友做一些運動,比如打太極拳、跑步、舞劍……而這些對于老人來說,雖然他們也想參加,但由于缺少帶頭人,缺少系統組織,以致有好的想法也僅是停留在想法中,無法落實在行動中。對此,作為社區教育中心,則需要在這方面帶好頭,如不能帶好頭,則需要聯系相關懂行的人,給老齡朋友樹立榜樣,做好樣子,并根據社區教育中心安排組織相應活動,并爭取活動取得實效。
相比組織活動人員來說,一是內部挖掘,也許相比城市,多才多藝的老年人不多,但也有不少有一技之長的,因而對于社區老年教育來說,前提是挖掘這些老人資源,讓他們感到自己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繼而讓他們在這些活動中感到自身價值的實現,以便讓其生活感到充實豐滿;二是結合地區尋找特色活動,畢竟很多地區還有一些特色文化,組織農村老人中具有藝術細胞的,或者文化特長的唱唱歌,跳跳舞,或者自編自演一些藝術節目,比如我們邊城社區教育中心近幾年就組織自編了視頻課程“邊城打連廂”“邊城公益十三式”,還有一些富有邊城特色的廣場舞等等。個別項目就紅遍整個區域,他們活躍在各個慶典活動之中。三是適當外借。對于一些網絡教育,還有各種數字化活動,甚至是比較流行的體操、廣場舞蹈等,對于農村社區教育來說,可以適當外借,或者向上一級單位(社區培訓學院)提出申請,讓他們組織進行培訓,這對于豐富活動內容具有很大幫助。
對于農村社區老年教育來說,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長期推促農村社區老年教育正常開展下去,如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那其活動也是蜻蜓點水。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專兼職的管理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對于當前農村社區老年教育的開展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一方面這可以從農村社區中典型活動人物代表中找部分樂于公益活動,敢于做好奉獻工作的人,引導他們參與管理社區老年教育,不僅可以發揮社其示范性,而且還能真正發揮余熱,讓其活動有模有樣堅持下去。另外,對于社區教育中心來說,還需要強化對這些管理人員的教育,從理論層面、制度落實、教學內容、時間等方面安排,真正為農村社區老年教育做好全程跟蹤服務工作。針對這類人員的培訓,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上,以及相應活動的方式與方法上。通過這種方式,真正提高專兼職老師和志愿者的教學水平、服務水平,繼而以此輻射帶動整個社區老年教育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