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熊首山小學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經濟得到快速的發(fā)展,家長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教育問題成為了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小學教育想要完成社會對于教育的要求,就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體系。教師要把學生看做教育的主體,拋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模式,通過各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小學教育體系。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春秋時期就管仲提出,這套思想在當時僅存在理論中,沒有得到有效的實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全民素質的提高,中國共產黨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將這套發(fā)展理論在此提出。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思想,它提倡凡是從人的角度出發(fā),將學生看做教育中的主體,學校要從學生出發(fā),建立一套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管理體制。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體制,拋棄了一切與教育無關的因素,將教育中兩個個體——學生和教師,作為教育管理體系的主體,調動一切能夠提高教育質量的因素,實現(xiàn)社會對于教育的要求。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是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整體素質發(fā)展情況,學校也是通過這個數據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估。這種通過數據進行考核的制度,很容易對教師產生誤導,將教師工作引向理論知識教育的歧途,教師為了完成學校提出的教育目標,往往只注重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將課堂的素質教育作為知識灌輸的調和劑。我國雖然以應試教育來衡量學生的整體能力,但是整個教育體制建立的目的卻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在進行教育時不能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方法。教師應從學生日后發(fā)展和社會對于教育的需求出發(fā),將學生能力的整體培養(yǎng)視作日常教學的目標。
這幾年,隨著全民素質的不斷發(fā)展,重視教育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家長將孩子引進校園。隨著學生人數的不斷增長,我國小學教育不僅要面對招生工作量的增加,跟要針對劇增的學生人數建立起對應的管理系統(tǒng)和師資力量。面對如此巨大的教育工作,教師和教育管理者只能從班級教育的整體出發(fā),無法滿足學生個體對于教育的不同要求。教師為了彌補教育方法的不足,只能通過加重學生的學習任務,用強硬的手段督促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學生在這種教育制度下,課余時間越來越短,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不到有效的發(fā)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應有的樂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日后的發(fā)展。
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學校是用學生的成績數據對教師的教育質量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可行性,但是卻限制了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展開工作時,首先要顧慮到考核制度對于自身的要求,害怕某些教育方法的使用會給自己的年終考核帶來消極的影響,導致教師只能在傳統(tǒng)式教學的理念下進行工作,嚴重影響工作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試教育下,教師的傳統(tǒng)考核方式,只是片面的反映出教師課本知識教育的工作質量,那些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師得不到公平的評價。這種負面的影響,嚴重影響了教師對于教育的理解,使許多教師喪志了原有的教育積極性,阻礙了教師對于創(chuàng)新式教育方法的追求,將教師的教育目標限制在了理論知識學習上。傳統(tǒng)的教育衡量辦法雖然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從其出發(fā)點進行考慮,制度本身并沒有對教師的工作造成閑置,它缺少的是制度之外的民主與感情因素。學校教育管理者要針對學生的素質發(fā)展,對傳統(tǒng)的教師考核制度進行改革,把更多的人文思想融入到考核制度中,給用于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教師一個合理的評價。
學校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建立的管理體系,其針對的管理目標只有教師和學生。教育管理者如果想將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同教育管理制度充分相融合,就必須讓教師參與到體系的建立中來。教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體系的管理目標,這兩個群體在小學教育中占有主體性地位,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都是在教師身上得到實踐,所以學校如果想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必須讓教師走進學校的管理機制。學校管理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職能,管理者的存在不是為了完成對教師工作的監(jiān)督,而是幫助教師更好的進行教育,解決影響教師教育進行的一切不利因素,管理者必須有服務教師的思想,才能在學校中建立起一套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無論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永遠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最主要群體,也是教育體制構成的基礎人員。教育管理者如果想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學校的每一項工作中,就必須對教師進行在崗培訓,幫助他們認識到社會對于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是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的教育群體,學校想要實現(xiàn)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先對教師進行素質教育。學校教育管理人員,只有從教育體制的根源出發(fā),才能完成社會對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