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霄
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鎮第二幼兒園
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其思想意識還不夠健全、生活經驗還沒有成型,對于生活當中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能通過淺顯感知的方式來認識和了解。此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美術活動的方式,引導幼兒在屬于自己的認知狀態下感知生活、釋放情感、塑造習慣,開掘幼兒的審美情操和創造意識。因此,實現幼兒園美術活動與環保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帶動幼兒在屬于自己的認知狀態下了解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美術活動中所形成的環保意識內化為一種品質,在日常成長生活中切實踐行。
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形勢日趨嚴重,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提升其環保觀念顯得愈加重要。但是,由于幼兒在思想意識、認知特性、行為習慣等方面都不夠成熟,其對于環境的作用、環保的意義都缺乏比較到位的認識。此時,通過美術活動教育的方式,便可以實現環保教育與美術活動的有效融合,幫助幼兒在美術的世界中,以獨特視覺審視環保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教育效能,形成良好環保意識。
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幼兒的環保意識直接影響著其環保行為。只有以良好的環保意識作為基礎,幼兒在環境方面的行動才更加符合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教育借助美術的方式進行環保教育。一方面,可以指導幼兒正確認識環保的意義和作用,在美術活動所營造的“綠水青山”中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描繪美好環境藍圖,感受良好環境狀態對社會發展、兒童健康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帶動幼兒科學參與環保活動,養成充分利用身邊廢舊物品進行美術創作良好習慣,學會變廢為寶,珍惜身邊每個人的勞動成果,使得幼兒的創新意識得到增強,環保意識得到強化。
教師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可以通過一些破壞環境之后形成惡劣后果的反面案例的展示,讓孩子們在幼小的心靈深處產生強烈的環保觀念,并將這種觀念履行在日常生活之中。多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為保護環境盡自己力所能及的責任與義務,以“環境與我共存亡”的思想觀念,為環境問題根治和優化獻計獻策。
幼兒美術活動的內涵比較深邃,外延也很豐富,不同的引導教育方式,勢必會產生不一樣的教育效果。對此,教師在結合幼兒園美術活動進行環保教育時,應該將利于幼兒接受和認可的諸多教育策略融為一體,并結合幼兒需要不斷優化,以確保美術活動能真正為環保教育而服務,切實發揮美術活動的教育功能,實現美術活動與環保教育的有機融合、無縫對接。
繪畫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易上手的教育方式,幼兒在繪畫中,可以盡情釋放自身思想和情感,渲染出自己喜愛畫面和色彩,以無限熱情和濃厚興趣進行美術創造。教師可以借助依托美術繪畫的作用,帶動幼兒在繪畫中認識美好環境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體味環保的可貴,增強環保意識。一方面,在繪畫教育中滲透環保知識,使孩子們掌握基本的環保常識,形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思想認識;另一方面,在繪畫創造中激活環保情感,培養孩子們對環境的熱愛之情,學會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將對于環境的熱愛體現在自己一舉一動之中,為保護環境盡綿薄之力。
例如,在進行繪畫創作時,教師可以向孩子們展示一張水流烏黑、垃圾遍布、泥沙沉積的河流畫面,然后提問:對于這樣的河流、河水,大家喜歡嗎?在孩子們不約而同的反對中,教師再次設問:大家理想當中的河流是怎樣的?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的畫筆將你最喜歡的河流模樣描繪出來?進而組織孩子們開展繪畫創作。待到孩子們畫完之后,組織大家進行交流分享。最后再次和前面所展示的河流進行對比,同時將環境、環保有關的知識適當進行滲透與講述,幫助孩子們形成應有的環保觀念和環境意識。
美術手工活動的開展,既開掘了幼兒的美術潛質,增強其美術興趣,提升其美術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在美術手工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生活中常見廢舊物品制作工藝品、美術作品、生活用品的意識,讓孩子們認識到生活垃圾對環境所帶來的破壞和危害,變廢為寶對保護環境的意義和作用。增強幼兒利用生活廢棄物品、廢舊物品的意識,為保護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變廢為寶”環保教育展示活動的方式,鼓勵孩子們將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進行展示,展示中將這些作品和環保關聯在一起,實現環保與手工創作的有機結合。
總之,環保教育的內涵極為豐富,環保教育的意義特別重大。幼兒園通過誒書活動的方式,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得到環保教育,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觀念,對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幫助其塑造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觀念,都會起到重要作用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