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聚福幼兒園
在大班幼兒教學過程中,讓幼兒主動的閱讀讀物并能夠積極涉取養分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伴隨幼兒的一生,讓孩子以更開闊的眼界看待周圍的事物,以更豐富的視野面對學習和生活,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讓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學習,因此大班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全體教師和家長的充分重視。
在幼兒閱讀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充分集中注意力進行閱讀,更難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這就導致幼兒的閱讀無效,幼兒不能充分理解閱讀內容,也不能有效的在其中汲取自養,不能主動的閱讀,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就導致幼兒閱讀教學成為一種形式,幼兒很難理解閱讀的重要意義,也不能理解閱讀內容的深層意味,使得幼兒的閱讀教育大打折扣。另外,有的孩子是因為圖畫而專注,但是專注的時間非常有限,一旦其中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圖片,幼兒的注意力就會立刻被分散,很難在其中找到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在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和老師不能保持良好溝通,更不能積極的配合,有的孩子剛剛愿意自主進行閱讀,回到家后就被五花八門的電子游戲和電視節目所吸引,幼兒在校期間剛剛能帶領幼兒有新的閱讀啟發,回到家就忘記的一干二凈,使得教師的努力白費。同時,家長不了解教師布置閱讀任務的目的和作用,甚至會做一些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情,這就導致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功虧一簣,幼兒不能形成好的習慣,閱讀和學習需要他人的監督,失去了閱讀的自主性。
在幼兒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并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汲取到營養,因此教師要豐富幼兒的閱讀文本,閱讀內容不僅要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更要文圖并茂,因為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理解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如果圖片和文字相互配合,幼兒思考問題能夠更深刻,幼兒會在頭腦中形成畫面,這種畫面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讓幼兒閱讀龜兔賽跑的故事,就可以配合小兔子和烏龜跑步的圖畫,這樣的圖畫不僅能夠拉近和幼兒之間的距離,更能加深幼兒對問題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收獲知識并收獲快樂。要知道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不是教師監督出來的,而是要讓幼兒自發的去學習,并從心底熱愛閱讀。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文圖并茂的情景再現法,教師還應該讓幼兒的閱讀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加深幼兒的思考和理解。
在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的引導幼兒進行閱讀,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自己摸索,只有教師有效的幫助才能讓閱讀效率事半功倍。對此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孩子,無論是動作語言還是表情,都應該充滿愛和鼓勵。比如在閱讀守株待兔的故事時,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用生動豐富的語言將這個故事再現出來,在這個基礎上讓幼兒閱讀其中的文字不僅會加深幼兒的理解,更能夠有效解決幼兒心理的困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孩子很難理解這個寓言故事表達的真正含義,因此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及時引導和積極鼓勵。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因為如果在孩子小時候養成了好的習慣,這種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為此教師和家長應該積極配合,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習,幼兒只要是在閱讀就應該保持專注的注意力,對小孩子來說開始習慣的養成比較難,但是如果教師和家長能夠及時的監督,幼兒就會明白在讀書的時候不能東張西望,不能交頭接耳,只有專注的讀書才能在其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反之如果幼兒形成了閱讀是三心二意的習慣也很難改變。
幼兒教學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對學習的認知影響今后的學習生活。筆者認為要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重視幼兒閱讀教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一點點灌輸給學生,端正孩子對學習的態度,有效的將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學習結合是必要的,勞逸結合,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