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九襄鎮第四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自身的教學手段加以完善和革新,保證能夠隨著社會的需求而不斷邁進。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了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在自身的教學中加以改良與完善,保證學生能夠接收到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前提是明確學生估算能力掌握的重要性,設計完善科學的教學形式,保證將估算知識以更為靈活直觀的教學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
如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與估算能力
小學生每天都接觸到數學,但由于受以往數學精確性、嚴謹性的影響,學生主動估算的意識極為薄弱。要想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估算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情景,讓學生正確認識并體驗估算的實用價值。例如:媽媽帶了100 元錢去商店購買生活用品,熱水瓶28 元,燒水壺43 元,水杯24 元,媽媽帶的錢夠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估算:先把28、、43、24 分別看成與其接近的整十數,列式方法:30+40+20=90(元),所以媽媽帶的錢夠。再例如:學校組織987 名學生去公園游玩,如果公園的門票每張8 元,帶8000 元錢夠不夠?在此例中適當的方法是把987 人看成1000 人,8×1000=8000(元)所以帶的錢夠。在具體問題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用估算方法去解決比精算更方便快捷。
估算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要讓估算意識真正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除了創設情景,還可以開展一些數學游戲。例如:在二年級教材中,學生認識了千克和克之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估重比賽。我挑選了一些物品,水果、雞蛋、魚等等。讓學生依次掂量這些物品,寫下這些物品的重量,最后我和學生一起稱出這些物品的重量,看誰估計的重量最接近實際重量,誰就被評為“估重小能手”。經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估算的信心。激發學生對估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估算不是猜測,而是一種有根據的判斷。因此,在教學中將一些估算的方法直接或間接地滲透給學生,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這些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近似估算法??梢园褍蓚€數估成整十、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這樣能方便估算出一個大致的得數或范圍。如227+382=?的計算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在計算前先估算,得出兩種估算結果:一種是200+400=600;一種是230+380=610,由此初步確定和在600-610 之間,當學生精算后與估算結果對比,從而判斷結果是否正確,提高了正確率。
2、聯系實際估算法。讓學生記住人數,動物的只數、數的棵樹、乘車的數量一定是整數,汽車行駛的速度比人行走要快的多。發芽率、出勤率不可能超過100%。
3、以小估大法或者以大估小法。在估算時,如果遇到數過大或過小,難以估算,就先估計單位數,再根據單位數量估算過大或過小的數。例如:教學“千米的認識”時,為幫助學生建立1 千米的概念,我先帶領學生到學校操場上,讓學生測量出100 米的實際長度,并走一走,走100 米需要200 步,用同樣的步伐走2000 步就是1 千米。再例如,估計一顆花生的重量,我們可以先估計100 顆花生的重量,再除以100,就能估算出一顆花生的重量了。
4、循規估算法。根據教學中的有關規律進行估算,如計算小數乘、除法時,可根據一個因數(0 除外)小于1,積小于另一個因數,一個因數大于1,積大于另一個因數。除數大于1,商小于被除數,除數小于1,商大于被除數的規律進行估算。
估算的結果是不唯一的、開放的。在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時,用估算的方法取得的結果,有時就和實際情況不符。因此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什么時候應估大些,什么時候應估小些,視情況而定,不能機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數。
例如:六年級學生去秋游,師生共39 人,車票和門票每人104 元,應該準備多少錢?教學時我首先結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討論并達成共識,應該準備多少錢?不需精算,估算即可。然后讓學生獨立估算“39×104≈”,并交流不同的估算策略。在將39 估成40,沒有異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將104 估成100 還是110 更符合實際呢?這需要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推敲。顯然,因為估少了錢不夠,使多數學生再次達成共識,并確定把104 估成110 符合問題實際,接近準確值,又好算。
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滲透,需要教師每堂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經常給學生提供估算的機會和創設估算情境,會開發出他們無限的創意和智慧,從而將估算內化為一種自覺意識,才會迸發出許多有價值的、創造性的估算方法,學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物理時空的限制,教師通過上傳教學課件、制作微課視頻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課堂時間短暫,學生對于難點知識的學習和內化程度有限,但是網絡教學平臺中的教學資源有效的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在課后學習和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觀看視頻、重復學習教師制作的課件,總結教師課堂教學中傳授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估算能力培養也能夠在教師不斷的整合和強化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