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龍灣區海城第一小學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設計好數學家庭作業,給學生提供富于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的作業材料,已成為擺放在我們每一位老師眼前的功課!
現在小學生數學作業的主要來源是現成的教輔資料,如口算訓練、同步作業、作業本。數學作業不僅量多,而且只考慮到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和應用,使得作業比較單調枯燥,而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需要,體現不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教師方面主要表現在:(1)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量普遍偏大;有83%的同學每天需要60—90 分鐘的時間才能完成數學家庭作業。(2)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形式欠豐富;有81%的教師布置的作業都是教輔資料上的習題,極少有教師自己編寫作業或者是布置動手操作、社會調查等其它作業。(3)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自主選擇少;92%的教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大部分都是一樣的,學生很少有選擇的余地。(4)教師只關注學生是否做了家庭作業;從學生的家校聯系本上了解到,如及時完成作業則會打“√”,很少有相關的評語,(5)教師批改格式簡單,標記不規范。
學生方面主要表現在:(1)對數學家庭作業應付了事;在完成后,一般不會主動去檢查。(2)沒完成原因五花八門;(3)在家父母陪做數學家庭作業;造成了學生對家長有一定的依賴性,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減弱。
雖然“減負”已經喊了這么多年,但是如今的學生的課業負擔似乎越來越重,反復練習、題海戰術成了老師們的制勝法寶,“減負”問題似乎積重難返。學生之間作業速度相差懸殊,導致速度慢的學生出現拖拉作業現象。對書面作業和口頭作業、體驗操作程序的作業的重視度也不一樣,許多學生更重視書面作業,自覺性不夠。有的學生還存在著怕苦畏難的情緒,碰到稍微難度大一點的作業,就感到棘手不做了。
大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能及時批改家庭作業,沒有漏改或不改的現象,學生也能及時訂正補做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如果數學教師也像語文教師那樣高度重視書寫質量,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數學試卷中也設立卷面整潔分和書寫質量分,學生的家庭作業也就不會出現越到高年級段,作業質量就越差的本末倒置的現象了。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正是因為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所以,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要使孩子感到喜聞樂見。另外,家庭作業要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會有利于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如: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后的安排學生的作業是:(1)去超市找一找1 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 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后稱一稱,數一數。又如教完“百分數應用題”后的作業:小紅的媽媽準備買4 千克蘋果,每千克蘋果6.5 元,如果買5 千克或者5 千克以上可按八折優惠,小紅的媽媽可以怎樣買?這樣的作業會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學生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感悟出數學的真諦,才能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于創新的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后,安排這樣兩道題:(1)通過度量、計算,求出制造一個火柴盒的外殼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制造一個火柴盒的內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2)如果每平方米墻面需2 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臥室,100 千克油漆夠嗎?(本題學生要知道先測量出自己的臥室的長、寬和高,再求出自己的臥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積,最好還應扣除門窗的面積,然后再計算出100 千克油漆夠不夠。)通過這兩題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1.書面作業要創新,要講究圖文并茂,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對話”、情境圖等形式,做到“寓做作業于興趣中”
2.設計一些操作、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做到“寓做作業于實踐中”。例如:學習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知識后,組織學生開展“學雷峰,做好事”活動(修理學校、鄰居家的桌椅,保護被大風刮倒的小樹苗等)。
3.設計一些制作或者創作,做到“寓做作業于創作中”。例如學了“圓的認識”以后,布置學生用若干個圓創造一幅美麗的圖案。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所以家庭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難易程度及數量各不相同的題目,一般可分為必做題(A類學生完成)、選做題(B 類學生完成)、挑戰題(C 類學生完成)。例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后,設計出3 道必做題(已知長和寬,求周長的基本題);2 道選做題:(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 米,比寬長40 米。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書桌或者飯桌的長和寬,并求出它的周長;1 道挑戰題:用一根長20 厘米的線,你能圍出幾個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挑戰題可以合作完成。
總之,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個性化的,它應該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它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應該讓每個孩子都喜歡!我們相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作業改革必將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