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第二中學
體育教育在初中教學的內容中處于尷尬的地位。每當一名學科教師認為教學進展不理想時,他將與體育老師談判并占用體育課時間來完成教學任務,而不考慮學生的感受。而且學校領導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偏袒其他教師占用體育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應放棄傳統思維,注重初中生的體育鍛煉,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興趣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師后天引導的,是學生產生學習熱情的源動力,是一種積極的感情因素,學生只有對體能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體能訓練中,才能打破心理障礙,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體能訓練,從而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培養良好的體能訓練習慣。
例如:為激發學生體能訓練的興趣,教師可選擇一些優秀運動員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例如被譽為“體操王子”李寧的故事。少年時代的李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學校的小小體操隊員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練習翻跟頭,李寧一下子被迷住了。后來李寧的父親把他送到廣西自治區體操隊。教練對他進行嚴厲的訓練,每天早操跑2000米;引體向上,給他腰間墜上15公斤的杠鈴。這一切對當時的李寧來說是非常的苦和累,但對于今后卻受益匪淺。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寧在他一生的運動生涯中共獲得全國冠軍92次,世界冠軍14次。學生一個個聽的津津有味,為李寧這種艱苦卓絕的精神所感動,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還潛移默化的滲透上肢力量這一體能訓練項目,促使其主動參與訓練。教師趁熱打鐵引出發展上肢力量的優勢:上肢力量是人們進行支撐、懸垂、攀爬、投擲等運動的力量基礎,而支撐、懸垂、攀爬、投擲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此,發展上肢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人們的思想認知里認為體能訓練就是吃苦訓練,就是在無限制的透支體力中培養人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品德。誠然,這是體能訓練的最高境界,但對于初中生而言,超負荷的體能訓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嚴重的會出現抵觸、逃課等情況。因此,在體能訓練上教師還有教給學生一定的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還掌握一定的體能技巧,一舉兩得。
例如在引體向上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先輔助學生雙手抓杠,身體自然下垂,教師再輔助雙手拖著學生的髖關節兩側,再教給學生向上發力的方法,例如上臂、胸部、背部這三個地方是主要的發力點,而臀部以下,一定要保持放松,讓其自然下垂,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晃動。一晃都就要花多余的精力和體力去控制。在這三個發力點中胸部是發力的重點,大多人錯誤的認為自己的手臂力量小上不去,其實是胸部的力量沒有達到,所以要擅于運用胸部的力量,而不是靠手臂掙扎。當然還有很多的技巧,像身體還要呈反弓形等。這樣學生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術要領,達到肢體協調及平衡的目的,在完成標準動作的同時,強化身體素質。
體育訓練種類繁多,各種訓練起著不同的作用,往往需要多種訓練合作才能發揮應有的訓練效果。此外,體育訓練在短時間內無效,但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產生出色的效果。但是,體育課每周只有兩節課,所以只能通過課堂時間來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下課后進行鍛煉,并確保長期堅持,以達到鍛煉的效果。為確保學生進行課外培訓,主要是看教師是否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正確認識,可以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對運動的興趣。
中學生還是孩子,仍然保留著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可以把握學生的特點,運用合理的體育教學方法,比如將無聊的訓練變成游戲,讓學生在樂趣中提高自己的素質。此外,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校宿舍,綠化等自然環境,引導學生做有氧運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體質。例如,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分成幾組,讓同一組的幾組分別訓練,或者讓對手訓練。在學期結束時,教師可以根據每組學生的表現選擇最佳組,以激發學生的培訓積極性。
中學體育課是學生系統體育訓練的起點。教師應注重體育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為學生設計適當的培訓,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確保學生的全員投入,身心健康和良好的心態。同時,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合理利用自然環境等教學資源,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確保長期的體育鍛煉,學生應積極參與生活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初中體育教師應注意每個學生的成長特點,實施科學的培訓課程,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例如,在乒乓球訓練中,教師應講解拿球拍、發球和控球等技巧,同時展示動作細節,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配合。要讓學生注意到球控制不僅是通過手臂力量,而是通過身體重心來實現良好的球控制;接球時還應調整重心曲線,提前確定球的落點和旋轉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術要領,達到身體協調和平衡的目的,同時完成標準動作,強化身體素質,提高心理素質。
體能訓練本身就枯燥無味,再加上教師單一的教學方法更增添其枯燥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活躍、愛動等性格特點適時的開展多元化的體能訓練活動,像游戲、競賽等,即增添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又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為了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教師可以設計“擲沙包”的游戲活動,具體設計如下: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各小組的組長先猜拳,贏的一方是跑圈者,輸的一方是擲沙包者。口令下達后,擲沙包者在跑到外擲沙包,跑圈者向跑道的圓心跑進,在途中若被沙包擊中并且沙包落地,則站在指定的復活區域內;若接到沙包則有一次復活的機會。3分鐘后互換角色,游戲結束后,跑進圈內多的一隊獲勝。學生一個個興高采烈,興奮的表情溢于言表,大幅度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在這樣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中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速度和靈敏性。通過游戲活動將枯燥無味的體能訓練課變成學生訓練體能、發展身心的樂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初中體育大綱的要求,制定出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實踐性的體能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體能訓練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良好心態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堅強品質的主要方法。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激發體能訓練興趣、掌握體能訓練的方法以及開展體能訓練活動等方面有針對性靈活運用訓練策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