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縣甌北第四小學
(一)心態的端正。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特點,需要語文老師在進行寫作技巧的教學期間,將所講內容與小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起來,促進小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減少小學生對寫作的排斥之感。寫作的靈感離不開日常生活,語文老師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引導小學生對寫作這一課程掌握正確的認知——寫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期間,能夠明顯地看出大部分學生對寫作具有排斥和恐懼的心理,這更加說明學校和老師要重視起這一情況。要知道,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寫作技巧的授課過程中,倘若使用的方法不正確,極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抗拒寫作的心理狀態。由此,語文老師需要盡最大努力改變小學院校寫作課堂的這一情況,端正學生的心態。
(二)杜絕“沒有內容可寫”。通常情況下,小學生不愿進行寫作的練習,除了對寫作的排斥,更多的是由于找不到有意思的事情來寫。面對新的主題時,頭腦里對作文題目沒有清晰的思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事實上,對于小學階段的寫作,并不是沒有內容可寫,而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沒有留心觀察有趣的現象??茖W、有效的寫作訓練除了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文章寫作能力,還能夠鍛煉小學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精彩瞬間的能力。換句話說,學生們并不缺少靈感,而是沒有主動尋找靈感。因此,在語文寫作課堂中,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養成這種習慣,能夠為今后的寫作提供非常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自然不再是一件難事。語文老師在教授小學生寫作方面的技巧時,要靈活地運用現實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舉例,和學生一起研習語文寫作的技巧方法,全面建設起輕松、愉悅的語文寫作課堂。
(一)寫作靈感來源于生活。想要小學生喜歡寫作,并寫出好的文章作品,需要語文老師把作文教學和平時的生活經驗糅合起來。學生本身缺少生活經驗的話,就較難寫出好的作文。小學生要注重對平時生活的觀察和發現,善于總結平日生活的心得與相關的體驗,養成累積作文素材的優秀學習習慣,要培養小學生有意識地對生活進行觀察。語文老師要引導小學生自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亮點,要養成體會生活、思考生活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寫作思維的發展。這樣,在寫文章的時候,學生才會有能寫作的內容,并有感想而發。
(二)興趣是學習寫作最好的老師和動力。只有學生產生寫作學習的興趣,對寫作有一定的熱情,才會自覺地進行文章的創作。想要小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就需要語文老師幫助小學生自身對寫作文產生興趣。想要有效地激發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寫作文的水平能力,語文老師一定要注意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將講授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貼近日常生活。全面做到寓教于樂,才能讓學生本身也參與到學習中來。小學的語文老師要做到有新想法,開闊自身的思維,這樣能夠順利地調動起小學生對于寫作學習的欲望,也有助于讓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等各種豐富趣味的課堂或者課余活動來協助寫作技巧的教學,引起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在鍛煉小學生作文愛好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小學生寫作的水平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日常的寫作訓練,倘若學生對于寫作僅僅只在感興趣這一方面,而不去提高作文創作的水準,時間一長,依然會失去對作文創作的興趣。因此,語文老師在培養和維持小學生作文創作熱情的同時,需要耐心地引導小學生養成記日記、寫讀書筆記等方面的寫作內容來不斷的拔高自己的寫作水準。比如,語文老師要讓學生養成主動的練筆意識,不斷地監督和鼓勵小學生在有想法的時候,進行記錄的一個好習慣。只要是學生靈感乍現、有所感悟和發現的內容,都要隨時隨地的記錄下來。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小學生在創作水準方面有所提高,還能夠使小學生在面對一個全新的作文題目時不會過分緊張,下筆時有行云流水、文思泉涌的感覺。久而久之,學生再也不會感到詞窮或者沒有內容可寫,這種勤于練筆的優秀習慣對于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在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中,除了對課本中文章含義和古詩詞的學習,最困難也是占據非常重要地位的一個環節就是寫作能力的鍛煉。大多數小學生對于寫作都抱有反感的態度,覺得寫作乏味無趣,沒有可寫的內容。因此,語文老師需要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起小學生的寫作欲望,關注小學生這方面的興趣培養。作為小學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語文老師需要熟知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在輕松、活潑的語文課堂氛圍下引導小學生進行作文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