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關興中學
根深葉方茂 源浚水流長。只有不斷的積累,語文寫作才能想涓涓流水,源源不斷。隨著高考模式的改革,語文科成為高考成績的重磅,語文教學隨之水漲船高,以前“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言論現在被鋪天蓋地的閱讀培訓班、寫作培訓班等機構所淹沒。當然了,在此并不是說這些培訓機構值得推崇,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語文教學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重視,這也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不能像數理化那樣容易提高成績,它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所謂的厚積薄發是對語文學科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而其中的名著閱讀是中小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名著是人類優秀文化與思想的結晶,是一個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集中體現,代表了一個民族優秀文化的最高水平。閱讀名著不但可以增長知識,豐富情感,還可以陶冶情操,愉悅性靈,啟人心智,讓人終生受益。我們初中語文每一冊都有2——3篇的名著導讀,也就是說每學期我們的學生至少要閱讀并精讀這2——3部名著。如何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學生能充分的閱讀名著、深入的體會名著?
如果只為了能在考試時讓學生能拿到名著導讀這一部分的分數,那么在臨近考試時進行一下突擊,從網上下載點考試題目讓學生背過,我想考試成績都不會太差。可是這種方法會讓學生閱讀急功近利,嚴重影響他們閱讀興趣。所以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在每學期的開始,我就會讓學生知道本學期的閱讀任務,并讓他們人手一本名著。每周的閱讀課是我們閱讀名著的最好時光,我們一起討論人物性格、一起點評作者的寫作意圖、一起批注文中的優美詞句、一起探討文中蘊含的深意……這樣的閱讀,相比囫圇吞棗的了解導讀內容,學生收獲的是對名著深入的理解和體會。這樣,學期結束,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優異的成績,更多的是自己閱讀得來的成就感。
好的名著閱讀氛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此,我在班級內,充分利用班級標語、班級墻報以及教室外墻。標語有“每一本經典,都是文學和歷史的沉淀; 每一部名著,都是智慧和奇跡的凝聚”“品名著神韻,訴心靈感悟”等;墻報上名著語句有“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等。這些標語讓學生時刻置身于名著的環抱之中,潛移默化中接受名著的熏陶。此外,為了增加學生的名著閱讀時間,除了正常的閱讀課之外,我又在我的課中抽出一節自習課讓學生閱讀名著,確保學生每周至少有兩節課的自由閱讀時間。其他時間,如語文早午自習,學生在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之后也可以自由閱讀名著。每周的閱讀課后,我都要求學生寫好讀書筆記,把他們的閱讀心得用文字呈現出來。并組織學習小組的組長把優秀的作品甄選出來,貼在班級中的藝術園地中,讓其他學生在稿紙空白處批注,可以是鼓勵的話,也可以是自己不同的見解,當然也可以是批評指正。集思廣益,深入挖掘名著的精髓,并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閱讀中來。
每學期的2——3部名著閱讀是主旋律,我們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的情況下,也要適當的推薦其他一些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的名著書目,比如說《西游記》《世說新語》《紅樓夢》等。此外,我還發動學生每人在推薦一本名著,因為學生自己推薦的書目能夠反映出同一年齡段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認知水平,有一定的代表性,能為大多數學生接受。班級內,學生推薦的書比較集中的是《平凡的世界》《狼圖騰》《大衛·科波菲爾》《紅樓夢》等。此外,每一部推薦的名著我都要求寫上簡短的推薦詞,便于學生對名著有一個直觀形象的了解。
比如說,《論語》的推薦詞:它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經典,智慧的寶庫。它用智慧開啟了一道道塵封的門,用教誨鑄造了一柄柄鋒利的斧;于是,千百年來,孔子和《論語》所代表的儒學,在構建漢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歷史過程中,總是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閱讀名著,方式可以多樣化,力求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我常給學生推薦的閱讀方式有以下幾種:(1)結合評論讀名著。每部名著幾乎都有很多相關的評點書籍,學生讀完名著之后可以讀一些相關的名著評論,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名著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2)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對自己喜愛的名著或名著中的精彩部分要精讀,要字斟句酌,吟詠品味,對其他部分則可以略讀,以求重點突出。(3)作好讀書筆記。對名著中的精彩語句或段落,可以及時摘錄在積累本上,一本書讀完后寫一篇讀書感悟,以此加深對名著的理解。(4)評點式閱讀。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作圈點批注也是名著閱讀的一種好方法,評點式閱讀不但可以提高評點的針對性,而且還能夠活躍思維,錘煉思想。以上幾種閱讀方式,學生在閱讀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使用。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網絡已然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很多經典名著都被搬上了屏幕,進入了網絡,語文課本中也有很多名著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劇,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此外,中央電視臺還有很多文化類欄目,如“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讀書”等,這些欄目包含了很多名著內容,對名著有著很好的宣傳意義,時常讓學生看一下這些文化視頻,可以加深學生對名著的理解。
名著閱讀點亮人生,啟迪智慧。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曾寫詩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時時不忘學生的閱讀培養,在一點一滴中盡顯閱讀的魅力,相信涓涓細流,終會匯成浩瀚海洋
綜上所述,名著閱讀與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兩大領域,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對應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教授學生學習名著的一些方法,如人物塑造、情節構思等,這些都對寫作教學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因此,名著閱讀之于寫作教學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進行知識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