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錢清鎮浙光小學鎮南路校區
在當今全球范圍內,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急速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局限于單一學科體系內的研究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多學科的融合以及先進技術的應用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科學教育界,“學科整合”也成為研究者越來越關心的話題,通過學科整合的方式培養更多的復合型科技人才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STEM教育是一種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以跨學科整合的方式培養學生STEM素養的一種技術教育。
項目式學習(PBL)是一種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利用關鍵性素材為學生構建一個新的環境,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這個環境里共同解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來達到學習的目的。項目式學習不注重學生利用特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側重于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創新思維能力。
STEM項目學習是一種以STEM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項目式學習的創新教學方式。STEM項目學習針對工程設計當中的基礎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利用工程設計中各個領域如數學的知識來解決現實世界中有一定意義的問題,在融合各個學科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通過激發學生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發散學生的思維模式,鼓勵學生成長為新時代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自己。
通過考試和測驗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不合理不全面的,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衡量同一指標時被忽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展現不應該通過一場考試就被下定義,有些學生不擅長紙筆測驗,分數普普通通,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卻很強,卻被考試這一評價形式簡單定義為差生,相對的,那些考試分數極高,但沒有實踐創新能力的學生被定義為優等生。這樣的評估形式,優等生的優越感讓其不注重實踐,而差生也以為自己能力不夠,學生的學習動機不被激發,各項能力都被限制發展。此外,傳統的學生評價形式忽視了學生主體的價值地位,學生很少在學習課程之后對自我進行評價,沒有很強的自我調節掌控。
在STEM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課堂情境,在教師和專家的評價基礎之上,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聯系小組成員,結合多種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將著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和在情感能力上的表現,在培養學生責任感的同時對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進行加強,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掌握跨學科整合知識能力,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各方面發展優秀的個體。以下通過三方面來闡述基于STEM項目學習的評價應用。
基于項目的STEM學習由于更加注重學生個體的地位,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要結合多種評價形式,相較于傳統的學生評價方式,完美的STEM項目學習在進行教學內容教授的過程中也進行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評價任務的一個小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過一個階段就給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引導學生針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調節學習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階段性評估與過程性評價的定義是一樣的。過程性評價,是一種與終結性評價形式完全不同的評價形式,注重定量評價和質量評價相結合的形式,有些學習成果可以通過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一個大概的測評,但還有些能力需要采用軼事記錄的質量評價形式對學生進行一個完整的分析。這種評價始終貫穿于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當中。
評價其實是對學生個體進行一個自我信息反饋的過程,學生接收到信息,可以激發出不同的學習動機,還可以調節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學習情況的好壞也給教師在完善評價形式時一定的依據。STEM項目學習要求把評價的核心從考試這一形式轉換到學生的學習過程,相比于分數,學習過程中學生反饋出來的東西更有評估價值,強調質量評價,實際上與過程性評價有異曲同工之處,在STEM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觀察記錄和評價量表,結合多種評價形式,同時與結果相匹配,過程性評價提供給階段性信息反饋幫助其調整學習方式,為進行結果評估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布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手工工藝品的制作任務,并且在學生制作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意見,在STEM項目學習中的過程性評價中學生手工工藝品的評價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過程性評價給學生階段性信息反饋幫助學生調節改進學習方式。教師教學的方向和STEM項目學習所期望的成效是相同的,手工制品是針對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一個總結或作為學生所學內容的一個產物,過程性評價是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而不是通過考試測驗結果,注重學生思維層面的進展,對學生進行批判性評價,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學生認為自己學到這一內容的原因勾畫到紙上。此外,STEM項目學習的評價形式不僅針對學生個體,還側重小組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小組成員的隨機性需要尋找適合的方式進行過程性評價。
STEM項目學習是過程性評價的新型評價工具。隨著項目學習過程的進展,要結合多種評價形式,從各個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更全面細致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