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貴州省余慶縣城關一小
古詩詞是中華古典文化的精華,是語文韻味的集中體現。《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要背誦優秀詩文160 篇。新版統編教材也增加了古詩詞的比重,占到課文總量的30%。古詩詞教學與語文素養的培養完美契合,讓學生從聽、說、讀、寫都能感悟到古詩的韻味,又鍛煉和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自然感受到語文的獨有情懷與韻味,發揮語文以文育人的獨特教育功能。
在學生的小學生涯中是學生正式開始接受正規教育的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特別好奇,越發好奇對周圍的一切就躍躍欲試。在這個小學時期對學生的傳統文化的熏陶是重中之重,用多種形式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喜愛,由老師帶領孩子,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在這個時期培養的習慣定會伴隨終生。對傳統文化的熏陶不但感受了解到古典文化,又培養了孩子的文筆書寫能力,一舉兩得的事情哪個家長哪個教師是不愿意的呢?所以說在小學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讓學生自主去感受感知著古詩文的無窮魅力。
耳熟能詳的《靜夜思》就是一首較為簡單的古詩文。表達了詩人李白看到凄涼的月光不經感嘆生情,來抒發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詩人用最簡潔的話語描述了月光照下大地像地上的霜一樣,通俗易懂。無需多般揣摩就可以得到詩人的感想。在古詩文的王國里自由暢玩,這么多的好處就應該在這個小學的黃金時期培養好。在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對知識的理解和汲取的欲望非常強烈。這些知識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在整個人生的發展道路上都是受益無窮的。從古詩文中可以學習到很多表達方式,如何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古詩詞還是古文,或是其他都是對自己素質的提高。從中學到的東西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都是對自己的人生有益的。
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思維最為敏捷,動手動腦能力都很強的時候,在這個階段讓學生更多接觸好的東西,對自己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靈活的思維能在古詩文的理解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古詩文,最重要的作用家壓在了教師的肩膀上。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對于一首詩,在教課之前必須做好教學的備課。該用什么方式給學生教授,不能深也不能淺,用各式各樣的形式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用游戲的形式更讓學生們能接受。對于不同的古詩文,應該用不同的方式闡釋其魅力所在。在授課之前老師應該在朗誦、詩文意境的方面要著重下手。通過教師的聲音可以讓學生們愛上朗誦,通過教師的朗誦,學生們可以模仿教師的讀的韻味,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欣賞了征收古詩文,并且還會鍛煉嘗試著自己去朗誦詩詞,而且會像更深更難讀的古詩文鉆研。教師對于內容的解讀,需要時通俗易懂的。雖然小學時期的學生接受能力是很強的,但是畢竟是剛剛接受正式的教育,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弱的。所以教師在授課模式上,授課的方式、對于內容的傳授上就得下很多的功夫。學生能懂才是關鍵,即使教師的能力有多厲害,學歷有多高。只要是能讓學生能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才是好教師。中國的詩的形式很多,有記敘的,如《游園不值》;有一些形成詩體的,如《長干行》《燕歌行》;有報國言志的,如《塞下曲》;有對友人親人的思念,表思鄉,如《贈汪倫》《靜夜思》等;還有一些田園詩,如《桃源行》;有一些說理詩,如《勸學》。對于不同的詩文就得用不同的賞析方法。
真正的古詩文魅力所在就是通過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意境讓世人發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如果直接寫出來這就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篇優美的古詩文。所以說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和文章相比,它短小精悍在一首詩中,可以出現很多不同的意境。通過這些意境表達詩人的情感,而文章不一樣,文章是大篇幅的,可以直接來抒發,情感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
作為小學的教師,在之前備課的時候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弱。教師所講的內容應該從興趣入手,老師引導學生將學生帶入古詩文的一種境界。讓學生自主探索產生對古詩文的興趣,教師在學生學古詩文的路上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改變原有套用的授課模式,運用全新,高效高質量的授課模式。多以游戲的形式或者是團隊合作的形式來同時分析一篇古詩文,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得到答案同時團隊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當團隊合作時,大家討論的答案,每個人都不同這時就可以大家小組內互相交流,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到別人的想法,就會得到更多的答案,結合自己對這篇是古詩文的認識得到最終完美的答案。然后由小組來選派一個人回答問題,這樣教師既可以理解學生在想什么,得出來的答案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鍛煉他們的勇氣。
適當進行獎勵,可以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里,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有用的教學,而不是教師只講學生記,這樣的授課模式是死板、客套的。教師雖然完成了自己的授課任務,但是學生并沒有聽懂這些知識,這樣一來,這堂課就是低質量低效的,教師在每節課結束之前應該提問學生,檢查學生的理解程度,不然有些學生不懂裝懂,而有些學生完全沒有聽課,教師覺得整堂課自己講得很完美了,但是學生沒有聽懂,那么這堂課就算是白上。所以說在下課之前做一個總結和檢查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古詩的教學方法眾多,不管是通過情景導入,還是借助泛讀吸引,最終都會落在“意境”二字之上。就是古詩呈現給大家的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千百年來一直深深吸引著讀者,讓大家沉醉其中。所以,古詩學習不是一種學習負擔,而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教師應當借助信息技術,結合學生生活,啟發學生想象,引領學生打開古詩的畫卷,感悟意境,體味真情,并由景生情,由情生趣,從而使學生愛上古詩,充滿熱情地學習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