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瑞
摘 要:如今出現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心理健康問題成了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對象。國家教育部明確要求各大高職院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公共必修課程[1]。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廣泛重視,體驗式改變了傳統心理學“說教式”的單一模式,通過體驗和實踐加強心理學教學過程中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心理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說教式轉換成體驗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0-0-02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專業性的理論知識居多而實踐的課程太少,學生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沒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目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要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學生對理論知識體驗感悟不足。雖然心理健康課程設置的方面很廣,但大多只涉及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論層面,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沒有針對不同專業進行專業化的課程設置,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如今網絡、新媒體等也逐漸融入了教學之中,如若教師能夠合理地利用,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會有所幫助。下文將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探討。
一、說教式轉換成體驗式的前提條件
想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的生活場景相結合和心理學達到真正的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就要求在實施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滿足以下三點。
(一)以學生為本
傳統的心理學教學模式當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就導致學生對心理學的學習興趣不高,積極性也不強。現代的教學要求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則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因此,在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課程設置的過程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師設置的情景當中,讓學生真實感受,真正的領悟情景的情感。情景設置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短視頻進行情景的切入,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教師還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實踐性,讓學生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的場景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二)以教學目標為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置之前,要充分的研究教材,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然后再根據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和相關的教學案例。根據教學的目的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去教學,有針對性的、目標明確的課程設置才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充分理解和掌握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提高心理學教學質量。如果不以教學目標為中心設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沒有目的,學習的效果和質量都比較低。教學模式的選擇可以參考一些網絡相關課程的模式,而后再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整改,這樣可能會更有幫助
一些。
(三)增強教師的引導能力培養
教師作為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教學課程的設計者和參與者,既不能讓學生隨心所欲的自由發揮,也不能將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2]。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和藹、寬容、平等的心態與學生成為好朋友,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敞開心扉,將內心的壓力和煩惱與教師溝通,教師也容易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意見和解決辦法。而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控制課堂的節奏,不至于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太放飛自我,確保學生在情景體驗的過程中不偏離課堂的內容,做到情景體驗和教學內容的完美結合。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讓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活躍起來。學生在上課的同時可以及時的向教師提出疑惑,教師進行解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全部給出答案,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探索空間。
二、體驗式、情景式教學的實施過程
根據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和目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教學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展開。
(一)將目標和學生實際相結合,設置教學情景
采用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課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真實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教學質量。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情景設置之前,教師要明確情景設置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設置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心理測試題目,然后根據測試的結果,整理出學生最關心和最困擾學生的心理問題。然后再根據心理調查的結果和教學的目標設置相應的教學情景。這樣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身邊的例子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但是教師在創設情景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保守秘密,避免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心理,只有這樣學生才敢將心理的秘密告訴教師,便于以后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學的情境要盡量設置在輕松的氛圍里面,可以在心理健康教室布置一些花花草草,美麗的圖畫等放松學生的心情。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或者是展示一系相關的PPT等,總而言之,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于常設情境很是有利。
(二)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情景教學
在開展情景教學之前,教師要講解清楚角色的所思所想,故事發生的背景條件和情景體驗的目的。必要的時候教師要做好示范,做好情景體驗的準備工作。例如:在講述學生感興趣的戀愛心理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下載一些相關的影視視頻,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互換演繹影視劇中經典的浪漫橋段,在選擇影視資料的時候,盡量選擇爭議和沖突比較大的片段。演繹的時候應該讓學生角色和性別互換,讓學生體會到談戀愛的過程中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盡量多設置幾個角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情景體驗教學過程中來。情景體驗結束如果還有時間,可以進行一些互動體驗的小游戲,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分享體驗感悟,深化體驗體會
分享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情景體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拋出知識點啟發學生思考[3]。情景體驗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感悟交流分享,可以小組內部討論,也可以全班集體討論,這個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重點的理解程度,盡最大可能幫不同層次的同學達到教學的目的。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如果討論的問題偏離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進行引導,但是不要用教師的特權打斷學生討論。在交流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想法有一定的把握,從而更加的增進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而學生在交流中得到感悟,心情也會更加地放松愉悅。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實施體驗式教學的好處
對于剛入學的大一新生而言,面對學習方式、人際關系和學習環境的轉變,很多學生一時難以適應,非常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波動。等適應了大學環境了,又要面臨考證、畢業論文、就業等各方面的壓力,如果學生不懂得排解,就會很容易發生過激的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有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現在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集萬千寵愛與一身,重視自身的感受以自我為重心,沒有集體生活的經驗。而情景式教學可以幫學生還原了真實的生活場景,學生在角色扮演情景和互助游戲的體驗過程中,為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提供了人際交往聯系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加入“你猜我說”“優點轟炸”“真心話大冒險”等小游戲,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歸屬感
因為地域和家庭環境的差異,導致學生之間的性格差異比較大,如果沒有體驗式教學這種團體活動,對學生的團隊意識進行強化,讓學生意識到團隊意識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團隊意識的作用[4]。在大學期間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明白“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對學生將來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在體驗式教學當中,學生也可以獲得歸屬感,從而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來。
(三)有利于正確的自我認知的產生
沒有了高考的壓力,面對大量的自由時間和豐富的大學社團活動,很多學生都會沖動的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社團活動當中,如果社團活動開展得不順利,學生就非常容易產生不安的焦慮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景扮演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當中。在進行角色扮演和討論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己知識體系的漏洞以及自身的不足。在體驗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有助于學生自我的提升和完善及職業生涯的規劃。
四、情景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
在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教師對學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夠準確,或者沒辦法設置的符合學生興趣的情況,所以一般一節課設置1-2個體驗活動即可,過多可能會讓學生反感,同時也會影響正常的任務。同時也要利用好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等讓學生有更為豐富的課程體驗。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學生的情況加入到考核的參考范圍之內,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情景體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掌握課堂的節奏,確保學生參與到情景體驗當中,將主要精力放在體驗、分享、感悟當中。
五、結語
雖然心理健康體驗教學課程增強了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適應了當代人生活壓力大的心理需求,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自身還不夠完善,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的阻力和障礙,這就需要教學工作者根據經驗實際不斷的摸索研究,科學利用網絡作為助力,這樣才能使心理健康教學改革更深入和細化,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體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為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吳禹,魏紅娟,厲紅,趙阿勐.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18):49-51.
[2]龍佳梅.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驗式教學改革[J].活力,2018(24).
[3]鐘媛媛,彭小凡,張茂楊.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新一代:理論版,2018(20).
[4]謝晶星.體驗式團體輔導教學方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及評價研究[J].教師,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