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興
(內黃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河南 安陽 456300)
乳腺導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屬女性常見疾病,近年受人們身體素質降低、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影響,其患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DCIS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由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病變引發,其早期病灶體積小,觸診困難,且無特異性表現,易錯失最佳治療時機[2]。因此,臨床亟需完善DCIS診斷、篩查手段,以指導治療。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全數字化X線鉬靶攝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是近年興起的影像學診斷手段,其各具有優勢,本研究旨在探討DWI聯合FFDM在DCIS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內黃縣人民醫院收治的女性疑似DCIS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2~57(39.52±7.31)歲,體質量指數18.2~24.7(21.44±1.35)kg/m2。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女性疑似DCIS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統惡性腫瘤,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感染性疾病者;有精神異常史者。
1.3 方法DWI檢查磁共振成像設備為德國Siemens公司的1.5T超導磁共振儀,月經干凈后1~2周,俯臥頭先進位,自然懸垂乳腺至線圈孔洞,常規進行矢狀位、橫斷位、冠狀位掃描,序列:T1加權成像、T2加權成像及DWI動態增強,掃描6~20次,對比劑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鈉,劑量0.1~0.2 mmol/kg;注入對比劑連續掃描7~11 min,確定實質強化部位、感興趣區,自動測動態信號強度;時間(s)作為橫軸、信號強度作為縱軸,繪制增強曲線;同時實施DWI掃描,依從選取4個彌散敏感系數:b=200 s/mm2、500 s/mm2、800 s/mm2、1 000 s/mm2。FFDM檢查:設備為深圳市邁克瑞電子有限公司MCR-6000型乳腺X射線機,患者攝取雙側內外傾斜位、頭尾位X線片,采取美國放射學會乳腺X射線檢查報告與數據系統分類分級評價鉬靶攝影,0、4、5級別確認惡性。由同一影像科醫師完成檢查。
1.4 觀察指標以術后病理診斷為“金標準”,分析DWI、FFDM單獨或聯合診斷結果。分析DWI、FFDM影像學表現。對比良惡性病灶直徑、阻力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對比DWI、FFDM單獨或聯合檢查診斷效能。

2.1 診斷結果96例女性疑似DCIS患者中,術后經病理診斷確診惡性53例,良性43例。DWI檢出惡性45例,FFDM檢出惡性47例,DWI聯合FFDM診斷檢出惡性57例。見表1。

表1 不同診斷方法的診斷結果比較 n
2.2 診斷效能DWI聯合FFDM診斷敏感性、準確性、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測,而漏診率低于單獨檢測(P均<0.05);DWI聯合FFDM診斷特異性、誤診率、陽性預測值與單獨檢測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不同診斷方法的診斷效能比較 %(n/n)
2.3 良惡性病灶直徑、阻力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比較惡性病灶直徑、阻力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均高于良性病灶(P均<0.05)。見表3。

表3 惡性病灶直徑、阻力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比較
2.4 DWI、FFDM影像學表現對比惡性DWI、FFDM表現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現為乳腺結構、局部血管異常,病灶呈蟹足樣、星芒狀樣,邊緣呈不光滑、毛刺狀。DWI示高信號影,與周圍組織對比清晰,b=800 s/mm2時病變顯示最清晰;FFDM典型征象示病灶沙粒樣鈣化簇狀分布,腫塊影明確。
DCIS是發生于乳腺導管中的一種病變類型,多由上皮細胞異常增殖引起,其早期治愈率較高,若未及早確診、治療,可進展至乳腺癌,危及生命[3]。因此,如何加強DCIS早期診斷成為臨床研究重點。
影像學診斷具有無創、操作便捷等優勢,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診斷、預后評估中[4-5]。X線鉬靶攝影是一種臨床最早應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其優勢為鈣化識別敏感性高,已應用于乳腺癌普查中,但臨床報道其對微小病灶診斷敏感性欠佳[6-7]。本研究結果顯示,96例女性疑似DCIS患者中,術后經病理診斷確診惡性53例,良性43例,FFDM診斷敏感性81.13%。分析原因在于:1)多數鉬靶片屬腺體重疊影,部分病灶可能由于重疊未能全部顯示或病灶被致密腺體掩蓋;2)鉬靶片示分葉可能是多個病灶的重疊結果;3)病灶位置與胸壁緊貼或位置過偏,鉬靶片未攝入;4)病灶較小,不易發現;5)可能合并其他病變不易顯示。磁共振可避免乳腺密度影響,有利于提高乳腺組織空間分辨率,可清晰顯示乳腺病變形態、與附近組織關系及內部結構,利于定性診斷。相關研究[8]表明,血管通透性、病灶組織間隙結構、對比劑彌散速率等生理、物理特性決定病灶強化特點,輔助增強掃描形態學特征、時間-信號曲線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檢出率。另外,惡性病變高代謝生長形式致病灶附近微血管密度升高,血管通透性高、內皮不成熟等致強化表現快出快進征,同時DWI作為一種微觀觀察水分子彌散運動的磁共振功能性成像技術,其可不通過增強對比劑反映乳腺良惡性病變信息[9]。王宇翔等[10]研究發現,DWI檢測乳腺癌敏感性為90%,仍存在一定漏診。本研究采取DWI聯合FFDM診斷DCIS的結果顯示,DWI聯合FFDM診斷敏感性、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測,而漏診率低于單獨檢測,提示該診斷方案能進一步提高診斷效能。
本研究還發現,惡性病灶直徑、阻力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均高于良性病灶。本研究分析DCIS典型影像學表現后發現,DWI、FFDM表現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現乳腺結構、局部血管異常,病灶呈蟹足樣、星芒狀樣,邊緣呈不光滑、毛刺狀。DWI示高信號影,與周圍組織對比清晰,b=800 s/mm2時病變顯示最清晰;FFDM典型征象示病灶沙粒樣鈣化簇狀分布,腫塊影明確。這證實DCIS在DWI聯合FFDM診斷方案中具有特異性征象,有利于臨床早期鑒別診斷,為治療贏取時機。
綜上所述,DWI聯合FFDM在DCIS中具有較高診斷效能,可為臨床早期確診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