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登紅
摘要:峙事政治和政治理論教學是相互滲透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教師挖掘時政新聞中的教學資源,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時政思維,將時事政治有效的應用于政治教學當中,使高中政治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時事熱點;時效性;目的性;開放性
有效地將時事政治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中,不僅是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能夠通過時事政治教育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應試教育的嚴重制約,導致高中政治課堂失去了趣味性,偏于理論教學,本文就重點論述如何將時事政治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中,實現其重大意義。時事熱點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思想政治科目的要求之一,堅持與時俱進,緊跟熱點也是學科特點,所以將時事熱點融人政治教學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政治教學中單純的知識講授不僅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且枯燥無味,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有調查數據表明政治課并不是學生最喜愛的科目之一。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必須融入時事熱點,增強學生的興趣是迫在眉睫的。將時事熱點融人教學環節中,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學中融人時事熱點教育呢?
一、關注時事熱點的時效性
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是最近發生的事情,時間越近就越有新鮮感,如果能搜集第一手資料,在課堂上展現給學生們,學生們就感覺是嘗到了剛打撈上來的海鮮一樣。例如最近屠呦呦分享了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慶期間,青島的海蝦賣出了38元一只的天價;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與英國簽署了4000億元大單;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們非常關心的大事,他們自然就會感興趣。如果每節課都能騰出五分鐘,讓學生們了解最新鮮的新聞資訊,學生們自然就會愛上政治課。形式可以多樣,可以學生自己搜集新聞,也可以教師搜集以后展示,并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引用時事熱點的目的性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新聞也是五彩繽紛,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新聞都引入教學中,我們應該有目的性的選擇一些時政熱點融入課堂。這樣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經濟生活》中講到企業經營成功的要素或者市場調節的弊端時,可以列舉國慶期間青島商家賣出38元一只的天價蝦的實例,讓學生結合材料和教材,講講想法。比如:啟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市場調節有何弊端,啟示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三、利用時事熱點的多角度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與周圍的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的。時政新聞也不例外,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新聞,它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所以我們要求學生要用開放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則新聞,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國內外的時事熱點進行分析。尤其是在學業水平測試的復習和高考復習期間,一則新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角度進行分析。我們還可以將一些時政熱點問題進行歸類整合,不僅要弄清楚它們的表現,還要探索其背景、原因、意義和影響,然后從不同角度去分析。
例如,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這則新聞,可以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中英兩國簽署了4000億元的大單,這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生產全球化,我們發展中國家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參與。也可以從政治學角度分析:中英兩國的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礎,利益的對立則是沖突的根源,正是因為中英兩國存在共同利益,才會有兩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也可以從哲學角度分析: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中國和英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習主席訪問英國,兩國之間友好交流,并且簽署了4000億元的訂單也是一種聯系。發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我們應該看好中國與英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一如既往地保持這種友好合作的關系,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四、注重時事熱點的創新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不僅要立足于教材的基本觀點和理論,還要關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并分析評價,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應該共同創造一個寬松開放的環境,教師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發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時事政治的教育不僅體現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還要在預習、課后作業、復習和單元檢測等過程中。將時事熱點融人教學過程中的方法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詳述了。只要運用的方法能提高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熱情和興趣,增強時事政治分析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好方法。只要師生共同探究、共同努力,高中思想政治課一定會大放異彩,成為學生們都喜歡的學科。
隨著課改的進行,現代化高中政治課堂教育在教學理念方面有所改進,但是依舊存在諸多弊端:過分重視應試教育和教材記憶,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主客倒置,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效率不佳;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和實用性,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學以致用。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增設時事政治部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能力,提高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胡建忠,問題引領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探討[A].新教育時代教育學術成果匯編[c].2019.
[2]羅華蓮,基于信息技術的高中政治時事教學探究[A]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十一)[C].2019.
[3]王錦聰,課程基地對高中政治教師專業成長的促進作用[A].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十一)[c].2019.
[4]趙英蓮,多種方法構建,打造高效課堂——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探索[A].2020年第一期華中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