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香
摘要:陶泥藝術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具有強烈民族氣息和影響力。通過分析我國陶泥藝術的現狀,提出了如何把我國陶泥藝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中去,從而建立美術教育教學的新思想新理念,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陶泥藝術;小學;美術教育;傳承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也就是說,只有讓學生多參與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多角度感受,才能使他們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施展開來。泥土是樸素的,陶藝教學也應該真正有價值。因此,本文結合陶藝教育的現狀和實際情況,就陶藝教學做以下思考和探究。
一、小學陶泥藝術教育現狀及問題
整體來看,陶泥藝術資源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使用比例仍然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陶藝美術體系。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忽視陶藝文化的傳承
陶藝作為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教師應首先讓學生了解陶藝文化的基本知識。但是在我們現在的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往往急于求成,只注重學生技巧方面的提升,往往容易忽視陶藝文化的認知和傳承,這樣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陶藝的內涵價值,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文化素養。
2.小學陶藝課程設置不合理
陶藝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是促發孩童動手操作、形體造型能力、滋生想象思維的源泉和重要實現途徑。但是目前小學階段陶藝課程的開設情況卻不盡人意,陶藝課程流于形式,課時量少,一周可能兩節課都沒有、周期短,這樣學生對陶藝本身認知不夠,對陶泥的接觸、實踐也很少,無法掌握陶泥干性、濕性的特性和創作技巧,進而就忽視了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缺乏有效陶藝教學資源
新課標下的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涯,會存在部分教師對陶藝接觸較少,自身陶藝專業素質不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目前也存在很多學校并不重視陶藝課程,很多學校未能配備基本的陶藝教學設施設備。還有一些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購買陶藝黏土不方便,也不易保存。這些教師、學生、學校的教學資源條件不足已經嚴重制約著陶藝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陶泥藝術在小學美術中的傳承與開發
1.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陶藝是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具有較強的操作趣味性、藝術審美、學習探究的特點。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陶藝課程,應首先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特性和個性,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可以分為人物、動物、靜物等幾個板塊。在學生對照形象創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梯度練習,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動手體驗運用揉泥、盤泥條、成型、磨底修飾等成形方法和裝飾方法。陶藝教學要采用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讓他們能自主表達個性。
2.陶泥藝術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
新課程理念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生學陶、玩泥、動手操作的需求,。結合學校學情,有些學校編制了相對應的陶藝教材,拓展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材。但是在教材編排和實施中,未能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對學生陶藝學習的實際意義不大。為此,學校動員教師和學生廣為收集有關陶泥、陶瓷的書籍和資料,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基本遵循由簡到繁,由感覺體驗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順序,作為陶藝校本教材,建構學校陶藝校本教材基本框架與體系。
3.因地制宜,開發新的校外陶藝資源
開發新的校外資源,學校對接校外優秀陶藝工廠,組織學生參觀當地銅官窯歷史博物館,實地考察陶泥藝術,并實地在上釉、燒制的工廠體驗交流,深入開展活動。同時加強宣傳,參加湖南省博物館十年成果展覽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優秀作品走出校園,讓陶泥作品參加館校共建十年成果展,讓更多人感受陶藝的文化魅力。
三、陶泥藝術在小學美術中的發展與應用
1.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由于部分學校陶藝教學設備不齊全、場地受限制,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操作需求。所以學校首先應加強對陶藝教育的重視程度,添置基礎設施。教師也應該豐富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單一的講授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多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操作活動,發現生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提高興趣,突顯陶藝教育的個性化
在學生對陶藝有一定的認知和操作探究基礎后,注重引導學生更加細化陶藝的制作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具體的形象,提高學生對不同陶藝表現技法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圖象識讀,欣賞多媒體圖片來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此來創作不同的陶藝作品。
3.適當規劃,合理組織陶藝活動
陶藝教學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陶藝興趣小組,豐富小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開展陶藝大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同時,在材料上也要有充足的準備,還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讓低年級學生從簡單的餅干、生日蛋糕、水果、泥碗、搓面條、蘑菇開始;隨著知識與技能的提高,中年級學生可以逐漸進行精細化制作,如表現魚、小鴨子、烏龜、小兔、企鵝、青蛙等特征。
四、結束語
陶泥藝術是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陶藝教育更是傳承千年文化的有效的、可持續性的方式,在美術教育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陶藝創作集審美表現、實用操作、創造性思維于一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
[2]楊亮,小學美術教育中陶藝教學的作用與影響——以赤峰市開展陶藝教學的7所小學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3]殷姣,小學陶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教學研究——以潘南小學為例[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