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艷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檢驗營養教研室,河南安陽,455000)
臨床檢驗是醫學中較為重要的課程之一[1],其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員能夠完全掌握實驗室診斷、細胞形態等內容,而這些內容都需要應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學習[2]。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掛圖、文字等形式促進學員對細胞的形態有種基礎的感性認識,隨后指導學員應用顯微鏡觀察標本,進而掌握細胞的形態知識,但是教學過程中發現,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較為死板,學員學習興趣較低,同時在進行顯微鏡觀察標本時,鏡下顯示的多為標準標本樣,導致學員在進入臨床后面對樣本的多樣性不能夠正確判定處理,教學效果并不能達到臨床預期,急需進行優化[3]。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教學是近年來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教學方式新穎,內容豐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4]。該研究旨在觀察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模式應用于臨床檢驗實驗教學中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河南護理職業學院于2017~2018級97例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依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學生48例,男 20例,女 28例;年齡 18~21歲,平均(19.11±0.35)歲。觀察組49例,男18例,女31例;年齡18~21歲,平均(19.09±0.41)歲。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有可比性。
納入學生認知功能正常,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學生,既往精神病史者。
對照組應用傳統教學法,教學過程中通過粉筆、黑板、插圖、掛圖等形式將課本及檢驗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解,上實驗課時應用顯微鏡指導學生觀察標本以促進對知識的掌握。
觀察組應用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教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系統,通過主機與分機間的投影,為學生展示標本情況,同時展示教學視頻、動畫演示及病理討論,在進行課中提問時,可通過設置全部回答,由學生進行選擇,能夠清晰了解所有學生答案,課后對學生進行抽查,了解學生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
①學習主動性:依據我校自制的學習主動性評分對學員的學習主動性進行評價,其內包含積極發言、主動完成作業、及時反饋三項,每項50分,總分15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學習主動性越佳;②分析能力:采用學生學習能力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其內包含提煉知識信息、理解能力、提出并解決問題、舉一反三,共計四大項,每項25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提示學生分析能力越強;③教學效率:采用教學效率評分進行評價,其內包含學生知識增幅、掌握知識程度兩大項,每項50分,分數越高提示教學效率越高。
研究內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用 檢驗,<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員經教學后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各項評分及總分均較對照組學員水平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 1。
表1 兩組學員學習主動性評分對比 (±s,分)
表1 兩組學員學習主動性評分對比 (±s,分)
?
教學后,觀察組學員分析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學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分析能力評分對比 (±s,分)
表2 兩組學員分析能力評分對比 (±s,分)
?
教學后,對照組學員教學效率評分較觀察組學員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 3。
表3 兩組學員教學效率評分對比 (±s,分)
表3 兩組學員教學效率評分對比 (±s,分)
?
研究表明[5],傳統教學模式在臨床檢驗教學中有著較大的局現性,不利于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掌握及分析能力提升,整體教學效率較低。分析認為,傳統教學模式千篇一律,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反而會降低學習主動性,實驗課顯微鏡的應用學生觀察到的標本形態與典型形態有著較大的差距,影響學生對于細胞形態知識的掌握情況,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出現解問題時進行提問,教師一對一進行解答時影響其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整體教學效率較低[6]。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學員教學后學員的學習主動性評分、分析能力評分及教學效率評分均較對照組學員高,提示應用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更為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分析能力提升。分析認為,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數碼顯微、計算機、圖像、多媒體技術綜合體,其內包含著豐富的操作功能,能夠適應各種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主機,學生使用分機,將學要講解的內容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播放講解,使學生能夠直觀了解到細胞各種形態,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更易激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7]。同時,教學過程中,在某一學生提問問題時,教師可通過將問題遙控轉播等功能對全體學員進行講解,既能夠保證解決單獨學員問題,又能夠對集體大眾進行知識普及,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主機能夠直接觀察到各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情況,必要時可通過可視對講與學生直接聯系,及時解決學生難題;下發收取文件功能能夠有效減少布置、收取作業的時間,在線考試、電子搶答、聯機討論等功能既能夠提升學習氛圍,又能夠通過師生討論,提升互動性,引導學生對問題、標本等進行討論分析,促進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提升[8]。
綜上所述,數碼顯微鏡多媒體互動教學應用于臨床實驗檢驗教學效果確切,顯著改善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及教學效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