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琴
(竹山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十堰,442200)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分型較多,晚期時易造成食管下段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當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癥狀較為嚴重時,則極有可能導致患者休克,引發肝性腦病(HE),導致患者無法配合醫師完成相關的胃鏡檢查,阻礙治療的進行,從而大幅增加患者的致死風險[1]。因此在患者發生HE之前就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防護[2]。關于預防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誘發HE的方法,本院將應用門冬氨酸鳥氨酸來進行本次實驗,并觀察實驗的最終結果,實驗的流程和結果如下。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血氨對比 (±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血氨對比 (±s)
?
隨機選取于2016年12月~2019年10月竹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乙型肝硬化患者24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16例,酒精性肝硬化40例;按照肝功能分級(Child—Pugh),A 級 16例、B 級 48例,C級16例;應用隨機抽簽的方式將以上患者分為常規組共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乙型肝硬化12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A級6例,B級23例,C級11例;患者年齡在41~80歲之間,平均年齡(68.27±8.76)歲與實驗組共22例,男性18例,女性31例;乙型肝硬化12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9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A級10例,B級25例,C級5例;患者年齡在43~78歲之間,平均年齡(68.71±8.34)歲。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0.05)。
納入標準:①以上納入患者肝硬化均為晚期,并伴隨上消化道出血;②患者意識清晰,未出現HE相關臨床表現;③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并愿意配合院方開展本次實驗,且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腎功能疾病、糖尿病等并發癥患者;②存在精神障礙、言語障礙,不能與醫護人員正常交流溝通患者;③對門冬氨酸鳥氨酸等治療藥物存在禁忌反應患者。
常規組患者入院后立即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53),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65)及醋酸奧曲肽注射液(國藥一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58),對患者進行止血、護肝等常規工作,觀察患者上消化道無活動性出血后給予乳果糖口服溶液(荷蘭Abbott Biologicals B.V,產品編號 A14200011985,規格 15mL/帶),15mL/次,2 次 /d;實驗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給予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32,規格2.5g/瓶)10g配以25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以滴注的方式送入患者體內,1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周。
對比兩組患者預防結果(預防成功率=未發生肝性腦病患者例數/總患者例數×100%),治療前后肝功能、血氨以及NCT測試結果。患者肝功能統計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3項。
采用SPSS17.0軟件來分析以上關鍵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 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并以[n(%)]表示,<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發現,實驗組(n=40)患者中有5例發生肝性腦病,預防成功率為87.50%(2=1.409,>0.05)。
治療前實驗組患者肝功能各指標和血氨與常規組差異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肝功能各指標和血氨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疾病,包含病毒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按照病理組織學來說,由于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3]。當患者在患上肝硬化后,早期并無明顯臨床表現,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出現肝功能損壞和門壓增高的表現,造成食管下段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進而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若患者長期處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情況,則極容易出現身體內有效血液循環減少,進而加重肝功能的損壞,并引起患者缺血,缺氧,由于沒有足夠的氧氣提供給大腦;同時在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時候,時常會因出血內腸道積血并又由腸道內細菌分解而產生大量的氨氣,造成腸道內血氨上升,若腸道內血氨的含量越高,便證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越大,并由于肝功能受損,無法有效清除腸道內的血氨,導致血氨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到達腦部,誘發患者出現HE,使患者休克,不利于胃鏡檢查的開展,耽誤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存活率降低。因此可以說,醫護人員可以觀察患者腸道內血氨含量以及肝功能各指標就能判斷患者是否出現HE[4]。
為預防HE對患者的治療造成安全隱患,故需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對其開展相關的預防治療,門冬氨酸鳥氨酸是一種是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的必需底物。參與三羧酸循環與核酸合成,其中鳥氨酸能激活尿素合成過程中關鍵酶一鳥氨酸氨基甲酰轉移酶和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該酶可以與腸道內的氨相結合,從而加快尿素的合成,代替肝臟進行氨代謝,降低血氨濃度,從而達到對血氨的解毒作用;門冬氨酸鳥氨酸中的L-門冬氨酸能與肝細胞內核酸的合成,有利于損傷的肝細胞修復。同時,門冬氨酸還可作為底物生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谷氨酸進一步轉化為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又具有抗氧化和解毒功能,促進損傷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做到護肝養肝,并聯合還原型谷胱甘肽和奧美拉唑等藥物做到恢復肝臟功能,止血的效果[5]。
通過以上實驗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的預防成功率高于常規組,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但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肝功能、血氨得到明顯改善,且實驗組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
綜上所述,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門冬氨酸鳥氨酸能夠有效預防肝性腦病的發作,有效地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經證實該方案確實可行,值得臨床應用。